[发明专利]一种水力空化降解污泥装置及降解污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71126.6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7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滨;王璐;武鹏;杨帅;吴大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02;C02F1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贾玉霞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力 降解 污泥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力空化降解污泥装置及降解污泥系统,该装置包括外壳、转子、定子、流体入口、流体出口、旋转轴和电机;转子和定子均位于外壳内部,定子相对于外壳固定不动,转子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壳内部,且定子与转子面对面的设置;转动轴伸出外壳,与电机连接;外壳为蜗壳式结构,由一个圆周侧面和两个平侧面组成,流体出口设置在外壳的圆周侧面且与外壳切向式连通,流体入口设置在外壳的一个平侧面上;定子上设置有穿透定子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与流体入口位置相对应,以使得流体从流体入口流动至转子和定子之间的间隙内。该水力空化降解污泥装置能量利用率高、成本低、无污染,适合于大多数现有的污泥降解环境,易实现规模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力空化降解污泥装置及降解污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水不断增加,污泥是污水经过处理后的产物,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污泥的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因此很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呈胶状液态,故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固液分离,它也是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浓稠物,因此可以通过泵运输。三级活性污泥脱氮处理是常用的传统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其系统运行的灵活性较强,有机物降解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生长环境均较佳,因而反应速度快,效果也比较好。
在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泥状物质,对于这些泥状物质常用的处置技术有污泥填埋、堆肥、自然干化、焚烧等方式,其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5%、15%、6%、3%,可以得出目前填埋、焚烧等方法依然是处理这些物质的重要途径。填埋一方面占用了大量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填埋后的污泥对土地自然环境有严重的伤害;焚烧会产生大量硫化物、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影响大气质量,因此急需一种效率高、易规模化、处理效果好的污泥降解装置。
水力空化是指当流体流经某些水力结构时,流体内部局部压力急剧下降至该状态饱和蒸汽压以下,使溶解在水中的气体析出,导致空化气泡产生并生长,随着流体的继续流动,局部压力恢复正常,产生的空化气泡随之溃灭,造成温度和压力的迅速上升,产生多种复杂的物理、化学效应。利用这种高温高压环境可以打开分子间的化学键,既可以降解污泥中的大分子,也会产生大量羟基自由基从而氧化污泥中的化学物质。相比于其他的降解方式,水力空化不仅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能耗,而且在实际应用中水力空化可以在比较简便的条件下实现,在经济方面占有优势。
由于水力空化空泡破灭时产生高温高压的环境,其可以被应用于污水、污泥处理。目前常见的水力空化污水、污泥处理装置(如文丘里管、多孔板)都存在空化效果不显著,空化效率低等缺点,限制了水力空化技术在污泥处理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污泥降解方式污染严重、效率低以及传统水力空化污泥降解装置效果不显著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力空化降解污泥装置及降解污泥系统,能够能够增强降解效果,增加降解效率,减少污染,且可广泛地应用于污泥降解行业。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力空化降解污泥装置,该装置包括外壳、转子、定子、流体入口、流体出口、旋转轴和电机;所述转子和定子均位于外壳内部,所述定子相对于外壳固定不动,所述转子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壳内部,且所述定子与转子面对面的设置;所述转动轴伸出所述外壳,与所述电机连接;
所述外壳为蜗壳式结构,由一个圆周侧面和两个平侧面组成,所述流体出口设置在外壳的圆周侧面且与所述外壳切向式连通,所述流体入口设置在外壳的一个平侧面上;所述定子上设置有穿透定子的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与所述流体入口位置相对应,以使得流体从流体入口流动至转子和定子之间的间隙内。
进一步地,为了使空化装置具有一定的扬程且简化制作工艺流程,所述转子为半开式叶轮结构,其包括多个叶片,所述叶片依附于轮毂上,所述轮毂与外壳的内壁面临近,在每一个叶片上均设置有多个转子孔,所述转子孔为盲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11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