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钻的水力旋转引鞋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70555.1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3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何阳;李振坤;姬广奇;耿旭占;谢昊;王宗松;柴希伟;吴雪涛;刘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4 | 分类号: | E21B17/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陈昌娟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力 旋转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钻的水力旋转引鞋,本装置包括包括本体、阀座阀杆机构、阀板和叶轮引鞋机构;本装置用作完井管柱的最下端,方便管柱下入的时候顺利通过大斜度井、水平裸眼井;工具与完井管柱连接,入井过程中遇阻时可以通过完井管柱内通道大排量循环,驱动引鞋旋转将管柱缓慢导入,正常情况下可通过遇阻位置进入到指定的设计位置,管柱下入到位后可以正向循环将功能性液体注入入到指定的深度,工具可以实现反向自动关闭,具有防止注入液体回流的功能,内部采用大量铝制结构件,后期可实现钻铣,保持大通径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钻井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钻的水力旋转引鞋。
背景技术
由于现场作业使用的常规引鞋功能单一,引鞋导入效果差,可钻性较差,单流阀密封不稳定。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成熟开发了一套全新的可钻、可水力旋转的引鞋,工具对排量要求较低,同时阀杆的倒置结构设计,有效的减少了井底杂物对单流阀机构密封的影响,工具内部采用大量铝制结构件,后期可实现钻铣,保持大通径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钻的水力旋转引鞋。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钻的水力旋转引鞋,包括本体、阀座阀杆机构、阀板和叶轮引鞋机构;
所述本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阀座阀杆机构、阀板和叶轮引鞋机构;
所述阀座阀杆机构包括固定套、阀座、阀杆、限位套和弹簧,所述固定套下端连接阀座,阀座与本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阀杆贯穿阀座设置,其上端连接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与所述阀座之间围绕阀杆设置弹簧;
所述阀板与所述本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阀板上形成有过液孔,所述阀板下端面设置有轴承;
所述叶轮引鞋机构包括叶轮、连接套、引鞋、推力轴承和压帽,所述叶轮上端与所述轴承连接,所述叶轮下端与连接套连接,所述连接套下端与引鞋连接,所述推力轴承设置于连接套外侧,所述压帽设置于推力轴承下侧并与所述本体内壁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引鞋为偏心头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引鞋端部形成有倒流孔。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钻的水力旋转引鞋,其包括本体、阀座阀杆机构、阀板和叶轮引鞋机构;装配结构如下:限位套内装上弹簧,阀杆通过阀座孔与限位套通过螺纹连接,阀座通过固定套进行限位,上端通过卡簧锁定。阀板内镶嵌有轴承,轴承与叶轮上端过盈配合,叶轮下端与连接套通过螺纹连接,同时推力轴承套入连接套外侧,通过压帽固定推力轴承,同时压帽的外螺纹与本体内螺纹连接和固定,连接套的下端与偏心形状的引鞋螺纹连接。完井管柱在通过大斜度井和水平裸眼井的时候,管柱遇阻可通过此工具解决,工具内流道面积大,可以进行大排量的正向循环洗井,带动叶轮旋转,引鞋偏心设计,可以通过较大的遇阻面,便于解决复杂井的遇阻情况,此发明具有小排量驱动、大排量循环、可钻铣、能通过较大遇阻面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可钻水力旋转引鞋结构图。
其中,1为本体,2为阀板,3为叶轮,4为连接套,5为压帽,6为引鞋,7为推力轴承,8为轴承,9为阀杆,10为限位套,11为阀座,12为固定套,13为弹簧。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05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