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厚壁加热钢管两头旋压拉缩钢管缩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70524.6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6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冀延军;冀政;王新;冀星星;冀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滕州市星光电脑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D41/04 | 分类号: | B21D41/04;B21D3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陈攀 |
地址: | 277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钢管 两头 旋压拉缩 装置 | ||
本发明适用于钢管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厚壁加热钢管两头旋压拉缩钢管缩径装置,包括:装置台面,位于所述装置台面的一侧壁上竖立安装有立柱,且所述立柱的顶端相垂直的固接有和所述装置台面相平行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部分的延伸至所述装置台面中心位置的夹紧机构,且所述夹紧机构用以夹紧钢管,位于所述钢管两侧的所述装置台面上均分别相对可滑动的设置有缩径机构,通过预加热组件对切断完成的钢管进行加热处理后,输送至装置台面上,通过夹紧机构对钢管的中心位置进行夹持固定,驱动两侧的缩径机构同步向着钢管中间位置(移动的距离由设计控制决定)进行移动,实现对钢管端部的缩管加工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厚壁加热钢管两头旋压拉缩钢管缩径装置。
背景技术
缩径装置是在常态下对管件或棒材端面进行缩径的一种装置,一般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夹模组件,安装于机架上且位于夹模组件上方的夹紧缸,该夹紧缸驱动夹模组件夹紧管(棒)材,其夹模组件包括上夹模和下夹模,下夹模固定在机架上,上夹模通过导柱和复位弹簧竖直弹性滑动安装于下夹模上,夹紧缸位于上夹模的上方,在缩管时对上夹模施力,上夹模和下夹模配合夹紧管材。
厚壁两头钢管或钢棒缩径冷缩很难做到;而且一般常规方法都是分开一头一头地进行缩径;缩管(棒)材的缩径挤压滚动轮或模具动作对管(棒)材端部进行缩管径或棒径。而且要保证管径(棒)的同心度;一般的缩管(棒)径装置在正常使用时无法同时对钢管的两头进行同时缩管(棒)径,影响对钢管的加工速度及同心度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厚壁加热钢管两头旋压拉缩钢管缩径装置,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厚壁加热钢管两头旋压拉缩钢管缩径装置,包括:装置台面,位于所述装置台面的一侧壁上竖立安装有立柱,且所述立柱的顶端相垂直的固接有和所述装置台面相平行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部分的延伸至所述装置台面中心位置的夹紧机构,且所述夹紧机构用以夹紧钢管,位于所述钢管两侧的所述装置台面上均分别相对可滑动的设置有缩径机构,通过两侧的所述缩径机构用以实现对所述钢管的对应端部进行缩管加工。
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压紧油缸,其中,所述压紧油缸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支撑板,且固接有升降夹具,所述钢管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夹具上,并且,对应所述支撑板的所述装置台面的顶部还设置有可承接所述升降夹具的固定夹模。
优选的,每个所述缩径机构均包括:设置于所述夹紧机构一侧的安装座,其中,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钢管的一侧端面上可转动的设置有卡盘,所述卡盘上等角度的均匀分布有三个移动齿,每个所述移动齿内均滑动设置有卡爪,且每个所述卡爪上均可转动的设置有抵接于所述钢管外壁上的滚压轮,其中,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旋转电机,其输出端上固接有传动轮,且所述传动轮和所述卡盘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条,并且,位于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钢管的一端外壁上还固接有挤压电机,其输出端配合连接至多个所述卡爪上。
优选的,位于所述夹紧机构两侧的所述装置台面上还相对称的设置有多条方导轨,且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还对应多条所述方导轨设置有一一配合的方滑块,其中,所述安装座内还设置有拉缩电机,其输出端上固接有丝杆,且所述丝杆和所述安装座相互配合。
优选的,位于所述卡盘的中心位置还嵌设固定有固定钢棒。
优选的,每条所述方导轨靠近所述夹紧机构的一端均设置有前限位件,且远离所述夹紧机构的一端均设置有后限位件,通过前限位件和后限位件用以限制所述安装座的位移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滕州市星光电脑机械研究所,未经滕州市星光电脑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05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