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镐窝回填装置及铁路维护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9912.2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1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利;张宝明;赵必忠;陈学喜;梁仲玺;席平;王之鲁;李永锋;贺勇军;陈贵琳;刘琪;张文海;叶永钦;姜雷;蔡文涛;张燕飞;袁燕萍;李鸿祥;岳峰;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7/16 | 分类号: | E01B2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张露薇;赵晓凤 |
地址: | 650217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填 装置 铁路 维护 车辆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镐窝回填装置及铁路维护车辆,其中,镐窝回填装置包括:罩体;至少四组清扫滚刷,设置于所述罩体上,分别位于两根钢轨的内外两侧;所述清扫滚刷的转动中心线与钢轨延伸方向相同;位于一根钢轨两侧的清扫滚刷的转动方向相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镐窝回填装置及铁路维护车辆利用道床上的道砟进行回填,无需预先存储道砟,降低了设备的复杂程度,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铁路道床维护管理的难度,减少了铁路安全事故发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铁路线维护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镐窝回填装置及铁路维护车辆。
背景技术
捣固车在作业过程中,捣镐完成下插—夹持—提升等一系列动作后,会在轨枕之间的道床道砟内形成镐窝,造成镐掌夹实区域外围道砟疏松,轨枕间的道砟中间高,两边低,疏松的镐窝导致该处道砟不密实,影响线路质量;同时还会导致部分道砟移动至枕面上,线路呈现混乱、不清洁的外观。因此在捣固车作业后需对道床进行镐窝回填及枕面清扫作业,目前这项工作主要靠人工进行。通常双枕捣固车作业需配备6~8人进行回填清扫作业,三枕捣固车作业需配备8~10人进行回填清扫作业,配合人员较多,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较大,效率低,加之人员众多,管理不善很可能造成铁路安全事故。
目前具备镐窝回填功能的机械主要采取的方式为使用储砟斗进行储砟,在捣固作业后通过漏砟装置使储砟斗储存的道砟落入镐窝,从而实现镐窝回填。这种方式的缺点是作业前必须向储砟斗补砟,施工组织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镐窝回填装置及铁路维护车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镐窝回填装置,包括:
罩体;
至少四组清扫滚刷,设置于所述罩体上,分别位于两根钢轨的内外两侧;所述清扫滚刷的转动中心线与钢轨延伸方向相同;位于一根钢轨两侧的清扫滚刷的转动方向相反;
滚刷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罩体上;所述滚刷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清扫滚刷转动,将钢轨两侧的道砟移动填充至钢轨两侧的镐窝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铁路维护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镐窝回填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清扫滚刷和驱动机构设置于罩体上,驱动机构带动清扫滚刷转动,带动钢轨两侧的道砟移动,填充至钢轨两侧的镐窝内,减少了配合的人员数量,将人员从繁重的劳动的中解脱出来,且提高了施工效率,也进一步降低了铁路道床维护管理的难度,减少铁路安全事故发生,保障施工人员作业安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镐窝回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镐窝回填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镐窝回填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镐窝回填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镐窝回填装置中清扫滚刷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镐窝回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机架;2-清扫滚刷;3-滚刷驱动机构;4-罩体;5-连接机构;6-提升机构;7-高度调节机构;8-导向轮;9-后端清扫滚刷;10-枕面清扫滚刷;11-道砟;12-钢轨;13-链轮;14-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99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