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区公路弃渣场优化选址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7605.0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2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汤华;尹小涛;宋罡;袁晖;吴振君;邓琴;张勇慧;袁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Q10/04 | 分类号: | G06Q10/04;G06Q10/06;G06Q50/08 |
代理公司: | 武汉江楚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8 | 代理人: | 姚宏博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区 公路 弃渣场 优化 选址 方法 | ||
1.一种山区公路弃渣场优化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同一存在弃渣需求路段内圈定所有的弃渣场备选场地;
S2、从场地、地基、边坡稳定性和几何设计四个方面对每个弃渣场备选场地进行打分;
S3、对每个弃渣场备选场地在四个方面打分分值进行汇总求和,并对所有弃渣场备选场地的总分进行排序,形成所有备选场地由高到低排序;分值排名第一位的备选场地作为最优场地推荐,分值排名第二的备选场地做为可选场地推荐,其余场地作为备选场地推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弃渣场优化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从场地对每个弃渣场备选场地进行打分的方法为:根据场地的两个优选指标,进行打分;其中,两个场地优选指标为地貌指标K11和地形指标K12;具体为:
101、地貌指标K11打分,针对所有弃渣场备选场地,依据地貌类型确定其地貌等级,完成每个备选场地地貌指标K11分项打分;
102、地形指标K12打分,针对所有弃渣场备选场地,依据地形类型确定其地形等级,完成每个备选场地地形指标K12分项打分;
从地基对每个弃渣场备选场地进行打分的方法为:在圈定的所有弃渣场备选场地基础上,依据地面调查和勘探资料,确定地基类型,完成每个备选场地地基指标K2分项打分;
从边坡稳定性对每个弃渣场备选场地进行打分的方法为:针对圈定的所有弃渣场备选场地,根据弃渣边坡的稳定性优选指标,即边坡指标K3,依据弃渣边坡类型完成边坡指标K3分项打分;
从几何设计对每个弃渣场备选场地进行打分的方法为:针对圈定的所有弃渣场备选场地,根据弃渣场几何设计的两个优选指标,进行打分,两个几何优选指标为临空指标K41和运距指标K42;具体为:
401、临空指标K41打分:针对所有的弃渣场备选场地,依据每个弃渣场备选场地的临空类型确定其对应临空等级,完成每个备选场地临空指标K41分项打分;
402、运距指标K42打分:针对所有的弃渣场备选场地,确定每个弃渣场备选场地与出渣位置的距离及运距类型,依据弃渣场运距类型确定其运距等级,完成每个备选场地运距指标K42分项打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弃渣场优化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对每个弃渣场备选场地在四个方面打分分值进行汇总求和的方法为:将地貌指标K11、地形指标K12、地基指标K2、边坡指标K3、临空指标K41和运距指标K42打分分值进行加权后求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弃渣场优化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弃渣场备选场地地貌类型有沟谷、斜坡、山脊和平地,根据各地貌稳定特征进行打分,沟谷、斜坡、山脊和平地的地貌指标分值X1分别对应为5、4、3和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弃渣场优化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弃渣场备选场地的地形类型包含凹地形、平缓地形、坡度地形和凸地形,凹地形、平缓地形、坡度地形和凸地形的地形指标分值X2分别对应为5、4、3和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弃渣场优化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弃渣场备选场地的地基类型包括:残坡积土和岩基,无需特殊处置的地基;浅表存在不良地层的地基;存在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深度较深或者规模较大不良地基;这四种地基的地基指标分值X3分别对应为5、4、3和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弃渣场优化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弃渣场备选场地的边坡类型包含凹地形、平缓地形、坡度地形和凸地形,凹地形、平缓地形、坡度地形和凸地形的边坡指标分值X4分别对应为5、4、3和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弃渣场优化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弃渣场备选场地的临空类型包含沟谷型、边帮型、山梁型、平缓坡地型,不同临空类型对应不同的临空面积,依据临空面大小对临空类型进行排序,据此的优选排序为沟谷型>边帮型>山梁型>平缓坡地型,沟谷型、边帮型、山梁型、平缓坡地型的临空指标分值X5分别对应为5、4、3和2。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弃渣场优化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针对所有的弃渣场备选场地,确定每个弃渣场备选场地与出渣位置的距离及运距类型,运距类型包含有近距、中距、较远和远距,其中,近距表示备选场地与出渣位置之间的距离≤1km、中距表示备选场地与出渣位置之间的距离为:1km<距离≤3km、较远表示备选场地与出渣位置之间的距离为:3km<距离≤5km、远距表示备选场地与出渣位置之间的距离>5km,近距、中距、较远和远距的运距指标分值X6分别对应为5、4、3和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76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