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氧镁水泥基泡沫吸波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7093.8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0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崔宝栋;杨启乐;李瑶;邓永刚;杨元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8/02 | 分类号: | C04B38/02;C04B28/30;H05K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宁佳 |
地址: | 11015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氧镁 水泥 泡沫 吸波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种硫氧镁水泥基泡沫吸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吸波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吸波板包括原料组分及质量份数为:10~20份七水硫酸镁,10‑15份水,15~25份吸波材料基体;40~50份轻烧氧化镁粉,5‑15份发泡剂,5‑10份稳泡剂,0.1~1份改性剂,0.1~1份减水剂。制备时,按吸波板原料组分备料后,调整各组分混合顺序,最终制得浆液,养护后,制得硫氧镁水泥基泡沫吸波板。该硫氧镁水泥基泡沫吸波板,通过加入少量改性剂和其他辅助类添加剂,改善内部结构,利用化学发泡手法,制备出均匀多孔的硫氧镁水泥材料,从而提高吸波效果,保证吸波板在保温隔热的同时,兼具电磁波吸收功能,在高频26.5‑40GHz均表现出良好的吸波效果,具有较好的反射频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吸波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氧镁水泥基泡沫吸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电磁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利用水泥基吸波材料解决日常民用对电磁波防护要求已经成为了一种有效途径。吸波材料,是指吸收或者大幅减弱其表面接收到的电磁波能量,从而减少电磁波的干扰的一类材料,在工程应用上,除要求吸波材料在较宽频带内对电磁波具有较高的吸收率,还要求其具有质量轻,耐热,耐湿,耐高温,抗腐蚀等性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波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在机场航班因电磁波干扰无法起飞而误点;在医院,移动电话等会干扰各种电子诊疗仪器的正常使用,因此,在治理电磁污染,寻求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基体,已经需要提上日程。希望能够在利用硫氧镁水泥在建筑墙体中起到保温隔热的同时,也兼具达到良好的吸波效果,多孔结构下可以让更多吸波剂分散于其中。
目前对于发泡类吸波材料而言,公开号为CN201510955910.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具有阵列结构表面的微孔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吸收剂、橡胶和与之相匹配的发泡剂及各种助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分别使用密炼机和开炼机混炼均匀,具有良好的耐热和力学性能,但制备工艺繁琐,且不适合实际应用。
目前对于水泥基吸波材料而言,公开号为CCN201710337862.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掺加氧化石墨烯的水泥基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研究了一种掺加氧化石墨烯的水泥基吸波材料,可以达到在2GHz处反射率达到-15.2dB,可以做到无放射性且制备工艺简单,但所涉及的有效波段偏少,仍有待提高。
公开号为CN201611015117.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层水泥基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产品以复掺多壁碳纳米管和FP型铁氧体的水泥基材料作为吸波层,制备双层水泥基吸波材料,方法简单,但所设计的双层效果不利于实践应用,且材料成本较高,不便于广泛推广。
公开号为CN201810657603.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层状发泡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产品包括多层发泡吸波层,发泡吸波层由吸波剂与可溶性高分子基体发泡制得,多层发泡吸波层的泡孔大小呈逐层梯度分布,利用电磁波在孔径内部的折射达到降低电磁波吸收的目的,但该方法操作过于繁琐且对专业性要求较高,不利于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大规模使用,且工程造价亦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硫氧镁水泥基泡沫吸波板及其制备方法,该吸波板在水泥基基础上,通过添加发泡剂、稳泡剂、复合改性剂和吸波材料,综合调配发泡剂、轻烧氧化镁氧化镁与七水硫酸镁的协同关系,最终制得具有良好吸波性能,低密度,高导热,兼具抗压强度的吸波板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硫氧镁水泥基泡沫吸波板,包括原料组分及质量份数为:10~20份七水硫酸镁,10-15份水,15~25份吸波材料基体;40~50份轻烧氧化镁粉,5-15份发泡剂,5-10份稳泡剂,0.1~1份改性剂,0.1~1份减水剂;其中,所述的发泡剂为工业双氧水。
按质量比,发泡剂:轻烧氧化镁:七水硫酸镁=(1-1.5):7:(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70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