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菇菌渣有机肥料及其工艺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66856.7 | 申请日: | 2021-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2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冯锐;朱丹;郑国保;李苗;陈学东;张建华;马聪;任怡莲;朱金霞;王梓懿;周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宁夏农业科技图书馆) |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F17/20;C05F17/70;C05F17/979 |
| 代理公司: | 合肥初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1 | 代理人: | 金娟娟 |
| 地址: | 750002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平菇菌渣 有机肥料 及其 工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有机肥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平菇菌渣有机肥料及其工艺和装置,其主要由下述重量组份的原料组成:平菇菌渣:80‑85份,水:15‑20份,有机肥发酵菌:1‑2份,石灰:3‑5份,硫酸钙:4‑6份。本发明中的平菇菌渣有机肥料,其通过平菇菌渣混合水、有机肥发酵菌来进行堆肥发酵制得,其利用添加石灰和硫酸钙来调节pH,促进发酵的进行;其通过对平菇菌渣进行堆肥发酵制备有机肥料,较佳地实现对平菇菌渣的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肥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平菇菌渣有机肥料及其工艺和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第五大经济作物,为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改善人们生活方面贡献突出。平菇在食用菌产业中产量最大,其一般采用农林废弃物如木屑、秸秆、棉籽壳、玉米芯等富含营养的有机物作为生产原材料。然而,平菇种植实践表明,每100kg种植原料,在收获100kg鲜平菇后,还会产生60kg平菇菌渣,同时,这些平菇菌渣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多糖、蛋白质以及丰富的营养元素,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
目前,对平菇菌渣的处理大多采用堆放在种植场周围,这样长期堆放处理不仅造成病菌积聚、害虫孳生、栽培环境劣变,还使得平菇生产受到严重的污染。因此,对平菇菌渣进行废物再利用十分必要。由于平菇菌渣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现有技术中,通常对平菇菌渣进行发酵处理,进而制成有机肥料,实现对平菇菌渣的重复利用,然而现有技术中,缺乏较佳的装置来进行平菇菌渣的堆肥发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某种或某些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菇菌渣有机肥料及其工艺和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平菇菌渣有机肥料,其主要由下述重量组份的原料组成:
平菇菌渣:80-85份,
水:15-20份,
有机肥发酵菌:1-2份,
石灰:3-5份,
硫酸钙:4-6份。
本发明中的平菇菌渣有机肥料,其通过平菇菌渣混合水、有机肥发酵菌来进行堆肥发酵制得,其利用添加石灰和硫酸钙来调节pH,促进发酵的进行;其通过对平菇菌渣进行堆肥发酵制备有机肥料,较佳地实现对平菇菌渣的重复利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平菇菌渣有机肥料制备工艺,按照上述的平菇菌渣有机肥料的原料组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平菇菌渣进行破碎处理,使平菇菌渣处于松散状态;
S2、将水、有机肥发酵菌加入S1中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物;
S3、将石灰、硫酸钙加入S2中,调节混合物的pH至7.5~8.0,将混合物堆放成菌渣堆,进行好氧发酵;
S4、菌渣堆发酵50天,每隔5天对菌渣堆进行曝气一次,每隔10天翻堆一次,通过曝气、翻堆操作促进菌渣堆的发酵,制得平菇菌渣有机肥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平菇菌渣有机肥料制备装置,包括间隔设于菌渣堆内的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包括沿上下方向且可拼接设置的曝气杆,曝气杆内设有上下两端开口的曝气腔,曝气腔的侧壁上沿上下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透气孔,透气孔沿曝气杆的周向均匀分布;曝气腔内设有可转动且可拼接设置的转轴,转轴上间隔设有扇叶,扇叶用于将曝气腔内的空气向上吹动;曝气杆的上端部设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伸入曝气腔内的驱动轴,驱动轴的上端设有呈十字状的转动杆,转动杆的端部设有呈半球状的风速杯。
通过本发明中的构造,使得利用菌渣堆外的自然风带动转轴转动,使风扇转动使曝气腔产生负压,使菌渣堆内的空气由透气孔进入曝气腔内,实现菌渣堆的曝气作业,促进菌渣堆的发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宁夏农业科技图书馆),未经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宁夏农业科技图书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68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