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综合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6450.9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8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彬;黄潇潇;王旭东;班全;袁中琛;杜明;韩磊;康宁;赵玉新;高军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清洁 能源 生命周期 综合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可再生清洁能源的碳排放评价;S2:可再生清洁能源的能效评价;所述步骤S1的具体步骤包括:S101:建设阶段碳排放核算;S102:运行阶段碳排放核算;S103:废弃阶段碳排放核算;S104:碳减排核算;所述步骤S2的具体步骤包括:S201:建设阶段能源投入核算;S202:运行阶段能源投入核算S203:废弃阶段能源投入核算;S204:能源产出核算;S205:能源投入回收比计算。本发明能够对可再生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与能效进行评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与环境技术领域,涉及可再生清洁能源的评价方法,尤 其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综合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对于能源的不断增长,传统能源日益枯竭, 消耗不断增加,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可再生清洁能源规模化利用是缓解环 境污染、解决能源危机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可再生清洁能源 利用和规模化推广应基于对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多维度技术经济评价,特别是 “双碳”目标下碳排放与能效的评价,然而尚无可再生能源系统技术的综合 评价体系。
因而,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综合评价方法。
经检索,未发现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的现有技术的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全生 命周期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对可再生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与能效进行 评价。
本发明解决其现实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可再生清洁能源的碳排放评价;
S2:可再生清洁能源的能效评价;
所述步骤S1的具体步骤包括:
S101:建设阶段碳排放核算;
S102:运行阶段碳排放核算;
S103:废弃阶段碳排放核算;
S104:碳减排核算;
而且,所述步骤S2的具体步骤包括:
S201:建设阶段能源投入核算;
S202:运行阶段能源投入核算
S203:废弃阶段能源投入核算;
S204:能源产出核算;
S205:能源投入回收比计算。
而且,所述步骤S101的具体步骤包括:
(1)核算风力发电及配套储能建设阶段碳排放如下式所示。
其中:n1是风力发电材料及储能电池种类总数;是风力发电及储能电 池材料i的重量,单位是t;是风力发电及储能电池材料i的碳排放强度,单 位是t/t;x1是风力发电运输方式总数;是风力发电运输方式i的总运量, 单位为t;是风力发电及储能电池产品i产地距现场距离,单位为km;是风力发电运输方式i的碳排放强度,单位为t/(t·km);m1是转换系数,单 位为t/GJ;是风力发电施工时期的用能量,单位是GJ。
(2)核算光伏发电及配套储能建设阶段碳排放如下式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64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