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矩形回风巷的雾幕捕尘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65245.0 | 申请日: | 2021-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8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纪宝柱;胡继龙;王庆永;车路;田传超;黄钧泽;徐同辉;陈伟;戴广龙;周亮;唐明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E21F5/20 |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曹宏筠 | 
| 地址: | 23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矩形 回风 雾幕捕尘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矩形回风巷的雾幕捕尘装置,包括底座、安装架和安装框体,所述底座的两端设置有滚轮,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外壁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固定架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开设有空槽,且空槽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架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安装架的顶端安装有安装框体,且安装框体的内侧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外壁设置有多个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底端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与安装架之间设置有多个捕尘网,所述安装框体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连接块在导向杆外壁滑动的传动机构;采用本技术方案,实现了全断面喷雾与捕尘网协同移动的同时,实现了巷道过人和过车时捕尘网和喷雾的自动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回风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矩形回风巷的雾幕捕尘装置。
背景技术
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由于采煤机截割头的切割作用,产生大量粉尘,而粉尘随风流漂浮在回风巷中,回风巷漂浮的粉尘,不仅会影响视线,带来爆炸危险性,且还带来职业健康危害,针对回风巷粉尘治理,国内外专家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目前,在回风巷中,降尘主要有两种手段,一种为喷水降尘,用于提高煤尘粘度,加快煤尘核化粘结,实现降尘;另一种方式幕网捕尘,在捕尘网形成水幕,将粉尘吸附到水幕上,当下最常用的除尘装置为悬挂式的全断面喷雾组合卷帘式的捕尘网,悬挂式喷雾和卷帘式的捕尘网通常悬挂在巷道顶部。
然而,随回采人为移动,工人在移动时需通过人形梯登高作业,即不便利同时也存在高处坠落的危险。虽然有专家进行了改进,如CN201921315081.9与CN201920906488.2提出了方便拆卸与可移动的捕尘网,然而目前仍存在两个难题,一是全断面喷雾与捕尘网协同移动,二是全断面喷雾与捕尘网的自动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便于实现巷道过人和过车时捕尘网和喷雾的自动控制的矩形回风巷的雾幕捕尘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矩形回风巷的雾幕捕尘装置,包括底座、安装架和安装框体,所述底座的两端设置有滚轮,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外壁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固定架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开设有空槽,且空槽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架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安装架的顶端安装有安装框体,且安装框体的内侧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外壁设置有多个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底端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与安装架之间设置有多个捕尘网,所述安装框体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连接块在导向杆外壁滑动的传动机构,所述安装框体的前端设置有全断面喷雾发生机构,所述安装框体的后壁通过底板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安装框体的顶端设置有单片机,且单片机一侧安装框体的顶端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且单片机输出端分别与全断面喷雾发生机构和伺服电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矩形回风巷的雾幕捕尘装置,所述捕尘网的材质为聚偏氯乙烯,且捕尘网的网孔为2mm。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矩形回风巷的雾幕捕尘装置,所述竖杆的一侧设置有磁铁,且磁铁的外壁之间相互贴合。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矩形回风巷的雾幕捕尘装置,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空槽和螺杆,所述空槽的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螺杆,且螺杆外壁与螺纹槽的内壁相啮合,所述螺杆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矩形回风巷的雾幕捕尘装置,所述空槽一侧通过轴承设置有贯穿安装架的手摇把,且手摇把外壁设置有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矩形回风巷的雾幕捕尘装置,所述手摇把的外壁设置有防滑套,且防滑套的外壁套设有防滑纹。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矩形回风巷的雾幕捕尘装置,所述手摇把外壁顶端和底端设置有限位插杆,且限位插杆一侧插入安装架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理工大学,未经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52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式噪声干扰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