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下操作的管路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64900.0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7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龙飞;王闯;王璨;鄢艳丽;刘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3/16 | 分类号: | F16L13/16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蔡晶晶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狭小 空间 操作 管路 连接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下操作的管路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一种免拧紧管接头实现,所述免拧紧管接头包括:接头组件和用于套在管(6)上的弹性卡套(1),所述接头组件具有容纳管(6)插入的插口,所述接头组件内部设有沿该插口周壁布置的环形卡口,所述卡套(1)卡入该卡口使得在接头组件内形成用于注入凝固膨胀材料(4)的腔室(m、n),所述卡套(1)具有位于外端的固定段(d)、位于内端的滑动段(e)和两者之间的受凝固膨胀材料挤压可向内形变的形变段(a),所述形变段(a)的内壁设置有在形变段(a)向内形变后卡入管(6)表面切口或破坏管(6)表面以防止管(6)脱落的刃口(f);所述管路连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弹性卡套(1)卡入接头组件的环形卡口;
步骤2、将管(6)插入弹性卡套(1),使弹性卡套(1)内外两端包裹在管(6)上;
步骤3、对接头组件加热到凝固膨胀材料(4)的熔点以上并向腔室(m、n)内注入液态的凝固膨胀材料(4);
步骤4、封闭浇铸通道(h)使腔室(m、n)密封;
步骤5、凝固膨胀材料(4)冷却凝固膨胀,使形变段(a)向内形变,刃口(f)卡入管(6)表面切口或破坏管(6)表面,以防止管(6)脱落,完成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狭小空间下操作的管路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1)具有与所述卡口内边缘相抵的内止挡环(b),和与所述卡口外边缘相抵的外止挡环(c),所述内止挡环(b)位于形变段(a)背部的内侧,外止挡环(c)位于形变段(a)背部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用于狭小空间下操作的管路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的卡口外边缘具有用于抵住外止挡环(c)对其固定的限位止挡(g),接头组件的卡口内边缘具有用于与卡套(1)内止挡环(b)相抵的弧面止挡(j),所述内止挡环(b)为外凸的弧面止挡环,在形变段(a)向内形变过程中,内止挡环(b)沿弧面止挡(j)的接触面向内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适用于狭小空间下操作的管路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内部还设置有用于抵住管(6)端部的平面止挡(k),所述弧面止挡(j)位于平面止挡(k)外侧并且与平面止挡(k)相接;接头组件设置有用于注入凝固膨胀材料(4)的浇铸通道(h)和用于封闭浇铸通道(h)的密封件(5),所述浇铸通道(h)与腔室(m、n)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狭小空间下操作的管路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包括接头体(2)和与接头体(2)螺纹配合的螺母(3),所述螺母(3)具有容管(6)穿过的中部通孔,所述螺母(3)、接头体(2)和卡套(1)合围形成所述的腔室(m、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适用于狭小空间下操作的管路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实现方法是,将弹性卡套(1)放入接头体(2)中,然后拧紧螺母(3),使弹性卡套(1)卡在接头体(2)与螺母(3)之间,弹性卡套(1)的内止挡环(b)与接头体(2)的弧面止挡(j)相抵,弹性卡套(1)外止挡环(c)被螺母(3)的限位止挡(g)限位,接头体(2)、螺母(3)和弹性卡套(1)三者之间形成用于注入凝固膨胀材料(4)的腔室(m、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适用于狭小空间下操作的管路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拧紧螺母(3)的过程中给弹性卡套(1)施加一个向接头体(2)内侧的预压力,使弹性卡套(1)的形变段(a)向外形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适用于狭小空间下操作的管路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刃口(f)靠近内侧固定段(d)进行设置且具有双刃结构,在形变段(a)向内形变后,所述刃口(f)的角度向内倾斜;刃口(f)卡入管(6)表面切口或破坏管(6)表面的同时使刃口与管(6)之间形成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49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