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的顶推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64390.7 | 申请日: | 2021-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7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国;虞伟炳;傅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赛豪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B29C45/17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瞿海武;徐斌斌 |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具的顶推结构,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顶杆移动稳定性差,且顶推结构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本模具的顶推结构,模具包括具有浇注流道的滑座,顶推结构包括能伸入浇注流道的顶杆,顶推结构还包括连接滑座的导向套,导向套内嵌设有贴靠其内壁的移动块,顶杆穿设在移动块上,导向套内壁开设有沿径向贯穿且呈长条状的长条孔,长条孔内穿设有定位移动块和顶杆的定位销,导向套内设有弹性抵靠移动块的第一复位弹簧,且使得定位销始终具有沿长条孔带动顶杆朝远离浇注流道方向移动的趋势。本模具的顶推结构具有提高顶杆移动稳定性,同时降低顶推结构的维护成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模具的顶推结构。
背景技术
模塑料注射模具是热塑性塑料件产品生产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成型模具,其主要包括定模、动模和滑动连接在动模上的滑座,定模、动模和滑座之间形成型腔,滑座贴靠定模的一侧开设有连通型腔的浇注流道,定模上连接有倾斜穿设在滑座上的导向杆。浇注时,塑料熔体经浇注流道流入型腔,浇注后,滞留在浇注流道内的塑料熔体会形成连接在工件上的注塑废料,开模时,动模相对定模移动,导向杆带动滑座相对动模移动,使得注塑废料与型腔内的工件分离开,但分离后的注塑废料仍滞留在浇注浇注流道内,需操作人员采用合适的工具将其取出。
现有技术中,为方便注塑废料从浇注流道内取出,通常在滑座的底部增设能朝定模自浇注流道伸入的顶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注塑模具的滑块潜水进胶结构申请号:202020820475.6由该篇文献附图可知,顶针是一根细长的杆,故当需要对注塑废料进行顶推时,需在顶针的一端施加顶推力,以使得顶针的另一端能朝定模伸入浇注流道。然而,滑座通常位于上模与下模之间,若采用该篇文献中的顶针顶推注塑废料,可以预见其顶针需要穿过动模,那么顶针的长度就需要设置的较长,而采用较长的顶针将导致顶针的移动稳定性降低。基于顶针因为长度过长导致其移动稳定性低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解决方式就是采用分段式的顶针结构,通过缩短每根顶针所需移动的距离以提高顶针的移动稳定性,但是该种方式将导致顶推结构的维护成本提高,因为每段顶针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每段顶针的磨损量也都是不可控的,那么一旦顶针发生磨损就需要及时对所有顶针进行更换,这无疑提高了顶推结构的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模具的顶推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顶杆移动稳定性,同时降低顶推结构的维护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模具的顶推结构,模具包括具有浇注流道的滑座,顶推结构包括能伸入浇注流道的顶杆,其特征在于,顶推结构还包括连接滑座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内嵌设有贴靠其内壁的移动块,所述顶杆穿设在移动块上,所述导向套内壁开设有沿径向贯穿且呈长条状的长条孔,所述长条孔内穿设有定位移动块和顶杆的定位销,所述导向套内设有弹性抵靠移动块的第一复位弹簧,且使得定位销始终具有沿长条孔带动顶杆朝远离浇注流道方向移动的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赛豪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赛豪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43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