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核级电缆敷设牵引的定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63425.5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9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韩俊宝;周俊;朱道进;朱元忠;陈安鹏;郑斌;陶恒莹;高美玲;崇时凤;杨春红;夏候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6 | 分类号: | H02G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张雁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缆 敷设 牵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电缆牵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级电缆敷设牵引的定端装置,包括牵引座,所述牵引座为中空矩形体,牵引座的对称轴前后对称的固定安装有识别部,识别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牵引定端,牵引定端顶板上活动安装有导向盘,其中牵引定端顶板上开设有通槽,通槽内活动安装有长度小于通槽的导向盘,同时牵引定端顶板上与导向盘同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组件,牵引定端包括有端体盘以及环绕在端体盘上的传送体,端体盘上下端面上均设置有垂直于端体盘的沿板。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装置存在有对电缆的直径的变化适应性不强以至于会出现对电缆的外环产生挤压,进而影响电缆内部的缆线的分布以及可能出现的挤压力过大而造成的缆线变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牵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核级电缆敷设牵引的定端装置。
背景技术
因城市化速度加快,路面硬化率高,电缆顶管作业工作越来越多,在电缆施工作业中,电缆的敷设大多靠人力抽拉进行敷设,导致敷设效率低,严重影响周边设施的施工建设,而且在人力抽拉过程中,还容易造成电缆的损伤,导致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现有的公告号为CN104078892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小型敷设装置,其包括输送槽和可拆卸式连接在输送槽前端的牵引架,输送槽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均敞口且在输送槽内形成可供电缆穿过的通道,牵引架的前端安装有可与电缆的端部连接的牵引机构;所述输送槽内安装有可沿输送槽宽度方向滑动的输送架,上述输送架间隔设置两个且两输送架之间连接有用于调整两者之间距离的间距调整机构,两输送架的外周各环绕一条橡胶链且两条橡胶链配合可将电缆夹持在两输送架之间,两橡胶链的输送方向相同且由安装在输送槽内的输送动力机构同步驱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有对电缆的直径的变化适应性不强以至于会出现对电缆的外环产生挤压,进而影响电缆内部的缆线的分布以及可能出现的挤压力过大而造成的缆线变形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核级电缆敷设牵引的定端装置,解决了现有装置存在有对电缆的直径的变化适应性不强以至于会出现对电缆的外环产生挤压,进而影响电缆内部的缆线的分布以及可能出现的挤压力过大而造成的缆线变形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核级电缆敷设牵引的定端装置,包括牵引座,所述牵引座为中空矩形体,以牵引座的对称轴进行前后对称的固定安装有识别部,识别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牵引定端,牵引定端顶板上活动安装有导向盘,其中牵引定端顶板上开设有通槽,通槽内活动安装有长度小于通槽的导向盘,同时牵引定端顶板上与导向盘同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组件;
牵引定端包括有单侧安装有滑轨的端体盘以及环绕在端体盘上的表面设有褶皱的传送体,其中端体盘设置为工字型,且其上下端面上均设置有垂直于端体盘的沿板,传送体活动安装在上下两个沿板的相对板上,沿传送体外壁上等距环绕固定安装有三组牵引端子。
优选的,牵引端子包括有固定安装在传送体上的牵引柱以及套设与牵引柱顶端的端套,其中牵引端子的最大设定长度不大于传送体侧板垂直与牵引座中轴线的最短距离,三组牵引端子垂直于传送体外侧壁,且纵向等距设置,左右对称的三组牵引端子相对面组合围绕形成直径小于牵引定端高度的空腔圆用以电缆的通过,位于上层的牵引端子与下层的牵引端子沿中层牵引端子进行对称,以保证对通过电缆的位置进行同垂点控制。
优选的,上下沿板的相对侧壁上均开设有T型环槽,相对应的传送体外侧壁与沿板进行相接面上均凸设有与T型环槽适配的环条。
优选的,驱动组件包括有中空的驱动箱体以及开设于驱动箱体一侧的散热叶,于驱动箱体内设置有固定安装在驱动箱体顶板内壁上的驱动电机,其驱动轴贯穿牵引定端顶板延伸进入其内部,驱动轴上套设且啮合有一组直角锥齿轮,水平于驱动轴的锥齿轮上同轴连接有一固定于驱动箱体侧板内壁上的散热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34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梁预应力压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