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错层设置双层三相分离器的厌氧反应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3400.5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6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永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徐红银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错 设置 双层 三相 分离器 反应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错层设置的双层三相分离器的厌氧反应器;反应器上方设有气液分离器,反应器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布水单元、第一反应室、单室三相分离器、第二反应器、多室三相分离器、沉淀单元和集水堰;单室三相分离器经气液提升管与气液分离器的气提液进口相连通,多室三相分离器经集气管与气液分离器的集气进口相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液经分离液降流管降流至第一反应室中。本发明的厌氧反应器错层应用不同类型的三相分离器,在上层设置多单元多室分离器,在下层设置单单元单室分离器,既满足功能需求的现实效果,又注重资源再生最大化利用的节能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错层设置的双层三相分离器的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我国行业标准越来越严格,为了达标排放或回用,很多废水均需要分质分流,高浓度废水单独分出强化处理,高效厌氧反应是高浓度有机废水比较实用的强化生物处理工艺,运行成本低、可产生有益的沼气能源,回收利用。目前常用的高效厌氧反应器有UASB、EGSB、IC等,其中EGSB、IC等均设置二层三相分离器。
三相分离器是高效厌氧反应器最有特点和最重要的装置,由沉淀区、回流缝和气封组成,其功能是将气体(沼气)、固体(污泥)、液体(废水)分开,它的分离效果将直接影响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它同时具有两个功能:一、能收集从分离器下的反应室产生的沼气;二、使得在分离器之上的悬浮物沉淀下来。对上述两种功能均要求三相分离器的设计避免沼气气泡上升到沉淀区,如其上升到表面将引起出水浑浊,降低沉淀效率,并且损失了所产生的沼气。
目前常用的三相分离器类型有三种,如图1中的a、b、c;其中,a为倒V形板与反射锥的组合,b为倒V型版与反射锥的组合改进版,c为倒V形板上下错层布置。
双层三相分离器设置,基本为以上类型的单独重复组合。典型做法如图2所示;图2(a)所示的组合(包括多个三相分离器1),更多的是考虑气体收集和沉淀的效果;图2(b)所示的组合包括三相分离器1、第一反应室2、第二反应室3;该组合更多的是考虑气体的收集利用,充分利用气提原理,气提回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技术成熟、可靠、运行稳定性好;处理效率高、效果好;气提内循环效果好的高效厌氧反应器,既解决上层三相分离器沉淀要求高的属性要求,又解决气提回流,需要的低阻力损失,大回流量的要求。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错层设置的双层三相分离器的厌氧反应器,所述反应器上方设有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布水单元、单室三相分离器、第一级三相分离器、第二反应器、多室三相分离器、沉淀单元和集水堰;所述单室三相分离器经气液提升管与气液分离器的气提液进口相连通,所述多室三相分离器经集气管与气液分离器的集气进口相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液经分离液降流管降流至第一反应室中。
所述单室三相分离器为单单元扇形罩式三相分离器。在本发明的体系中该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气的收集率,气提效果。其设置于反应区的中部或适当偏下位置,此设置基本满足70%有机物在此室降解,70%产气产生于此室。
所述多室三相分离器为多单元多室三相分离器。在本发明的体系中该设置的目的侧重考虑泥水分离的效果。其设置于离反应器顶部3~4米处。离顶3~4米高度刚好相当于近似竖流沉淀池的沉淀高度,可较充分的实现泥水分离。
所述布水单元包括布水器,以及与布水器相连的进液管。
所述反应器上方还有水封罐,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气体经管道输送至水封罐中的液面下。
所述水封罐的底部设有放空管。
所述沉淀单元的出水经集水堰进入后续处理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永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永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34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