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既有铁路滨河车站路堤水毁后快速抢修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3074.8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1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邢红杰;李翔;刘建文;闫烈;窦魁锋;文永超;刘光义;毛树峰;王海超;刘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00 | 分类号: | E01B2/00;E01B3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刘一晓 |
地址: | 45005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既有 铁路 滨河 车站 路堤 水毁后 快速 抢修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铁路滨河车站路堤水毁后快速抢修的施工方法,包括①清理坍塌损毁现场②改移河道,并将挖出的砂卵石在水毁路堤坡脚处填筑反压护道作为施工作业平台③在施工作业平台上逐层修筑台阶式的帮宽路基直至与既有路基等高,每层帮宽路基均采用4∶6细石混凝土和片石混合料为填料,在填料顶部埋设排水管并浇筑混凝土面层④修整坡面,并自坡脚至坡顶由下至上分层浇筑坡面包边混凝土⑤在帮宽路基外侧的反压护道上设置临时钢管桩进行防护,然后修筑垂裙隔水墙⑥拔出临时钢管桩,在垂裙隔水墙与帮宽路基之间土体强度满足要求的条件下,浇筑垂裙顶面封闭层,完成施工。本发明施工速度快,质量稳定、安全隐患小,适合于快速抢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营业线路基快速抢险恢复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既有铁路滨河车站路堤水毁后快速抢修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沿河修建的铁路车站,其路基受水流长期侵蚀,遇到暴风雨等极端恶劣天气时,极易发生坍塌、损毁等影响正常通车的情况。目前,多选用与既有路堤相同的材料,通过挖台阶分层填筑的方式进行路堤帮宽修复。但是,滨河段水毁后既有路堤土体含水量较大,采用常规的挖台阶帮宽极易造成二次坍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既有路堤土体含水率不易控制,采用与其相同的材料帮宽路堤,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且施工速度相对较慢,不适于抢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既有铁路滨河车站路堤水毁后快速抢修的施工方法,具体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既有铁路滨河车站路堤水毁后快速抢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对水灾造成的坍塌损毁现场进行清理;
第二步,将河道向远离水毁路堤一侧改移,并利用改移河道挖出的砂卵石在水毁路堤坡脚处填筑反压护道作为施工作业平台;
第三步,在施工作业平台上逐层修筑台阶式的帮宽路基直至与既有路基等高,每层帮宽路基均采用4∶6细石混凝土和片石混合料为填料,在填料顶部埋设排水管并浇筑混凝土面层;
第四步,帮宽路基修筑完成后,进行坡面修整,然后自坡脚至坡顶由下至上分层浇筑坡面包边混凝土;
第五步,坡面包边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在帮宽路基外侧的反压护道上设置临时钢管桩进行防护,然后修筑垂裙隔水墙;
第六步,垂裙隔水墙施工完成后,拔出临时钢管桩,在垂裙隔水墙与帮宽路基之间土体强度满足要求的条件下,浇筑垂裙顶面封闭层,完成施工。
所述第一步还包括采用防水布对水毁路堤的暴露面进行覆盖,防止发生二次坍塌。
所述第三步中,采用铁路货运车皮将片石直接运输至路堤坍塌段,人工配合挖掘机卸料;每层帮宽路基施工时,首先由人工码砌边部,然后采用挖掘机快速摊铺作业,完成后通过泵车用细石混凝土进行灌缝浇筑,浇筑过程中,挖掘机及时翻拌,使细石混凝土与片石充分混合。
所述帮宽路基中每层填料厚度为100cm,混凝土面层厚度为30cm;所述坡面包边混凝土厚度为100cm。
所述排水管为水平设置的铸铁管,其一端埋入既有路基土体内,且设置有无纺布反滤层,另一端延伸至坡面包边混凝土外侧。
所述垂裙隔水墙的墙底位于帮宽路基的边坡延长线上,且在河道冲刷面以下至少2m。
所述垂裙隔水墙与帮宽路基的坡脚相距6-8m。
所述垂裙隔水墙施工时采用分段开挖、水下灌注混凝工艺。
所述第六步中,如果垂裙隔水墙与帮宽路基之间的土体强度不满足要求,先采用地表注浆加固,再进行垂裙顶面封闭层浇筑。
所述垂裙顶面封闭层厚度为5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30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