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小型河道拓挖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62828.8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0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程昕;安旭宁;刘宇飞;张轶;周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E02D19/0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31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小型 河道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小型河道拓挖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与传统带水作业开挖以及干地作业开挖方式相比,本申请提供的分区块网格化开挖方式,可以有效解决现有小型河道开挖时开挖土含水率高,措施费用大、施工效率低等问题,可以有效减少开挖时夹泥带水,提高河道拓挖时开挖效率,减少开挖成本、缩短施工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河道拓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型河道拓挖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上河道拓挖分为带水作业开挖和干地作业开挖,直接带水作业开挖常见的方式有水中挖泥船开挖、挖机靠岸开挖;干地作业开挖为传统的开挖方式,开挖工序为:导流工程施工-临时围堰施工-基坑内部降排水-基坑内部土方开挖-围堰拆除-导流工程封堵;对于小型河道拓挖,以上两种方式均有各自的优缺点:
1,选择直接带水作业开挖:对于小型河道,采用挖泥船开挖无法满足吃水深度;采用挖机靠岸开挖的优点为施工便捷,但在挖机开挖时会夹泥带水,开挖效率低下,开挖过程造成泥土流失,加速下游泥沙淤积;
2,选择干地作业开挖的优点为不受河水的影响,开挖效率高,缺点为工序繁琐,开挖过程措施费用投入较大。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小型河道拓挖的施工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型河道拓挖的施工方法,与传统带水作业开挖以及干地作业开挖方式相比,本申请提供的分区块网格化开挖方式,可以有效解决现有小型河道开挖时开挖土含水率高,措施费用大、施工效率低等问题,可以有效减少开挖时夹泥带水,提高河道拓挖时开挖效率,减少开挖成本、缩短施工周期。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小型河道拓挖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网格分区:
在河道左、右岸预设连续多段开挖区域,每段开挖区域沿河道流向方向分割成m块分区块,形成施工网格,并在作业面进行分区块标记,标记为分区块A1~Am;标记物优选白石灰标记;
S2,确定开挖区域开挖方向:
沿河道流向正向或逆向依次对多个连续开挖区域进行开挖;开挖区域内部开挖时,按分区块A1~Am连续正向或逆向依次开挖;开挖时禁止跳挖,以防止某一区块两侧的区块开挖一段时间后渗流进水,使得该区块开挖时两侧区块的积水均对该区块进行浸泡渗流;
S3,确定分区块内部开挖方向:
S301,分区块内开挖起点确定:选择离河槽以及相邻已开挖区域最远端的分区块顶点处作为开挖起点;
S302,分区块内开挖方向确定:从开挖起点至相对的对角线顶点处,沿对角线方向进行开挖施工;
S4,预留挡土围堰,包括纵向围堰和横向围堰的预留:
S401,预留纵向围堰:开挖前,在距离原始河槽距离为x的河道处用白石灰设置标记线;开挖每个分区块时,从岸坡开挖至距离河道距离为x的标记线处暂停开挖,保留剩余河道土形成纵向围堰;
S402,预留横向围堰:在分区块划分时,在相邻分区块之间预留宽度为y的区域,并用白石灰设置标记线;开挖时,从开挖起点开挖至相邻分区块宽度为y的标记线区域时暂停开挖,保留剩余土块形成横向围堰;
S5,进行超挖补方。
优选地,步骤S5中超挖补方的方法如下:
S501,计算开挖区域内的挡土围堰体积V=(V1+V2);其中V1为横向围堰的总体积,V2为纵向围堰的体积;
S502,计算开挖区域的实际开挖面积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交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28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