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计算机仿真优化铝合金构件机加工序列的方法及计算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62552.3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9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姜建堂;黄果;董亚波;甄良;邵文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F30/2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计算机仿真 优化 铝合金 构件 加工 序列 方法 计算机 设备 | ||
1.一种基于计算机仿真优化铝合金构件机加工序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构件坯料的材料参数;
根据所述构件的工程图,获取所述构件坯料切割后的三维模型;
对所述切割后的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根据所述材料参数,对所述网格划分后的三维模型进行热处理仿真,获取热处理仿真后模型的应力场分布和变形场分布,具体包括: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所述网格划分后的三维模型进行热处理仿真,具体包括:
根据热处理工艺,根据所述材料参数,通过ABAQUS设置材料的密度、热膨胀系数、比热容、热导率、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参数、构件初始的温度场、网格的几何约束和热处理的时间;
对所述网格划分后的三维模型进行热传导计算和热力耦合计算,获取热处理仿真后模型的应力场分布和变形场分布;
根据所述热处理仿真后模型的应力场分布和变形场分布,对所述热处理仿真后的三维模型进行机加工仿真,获取机加工仿真后模型的应力场分布和变形场分布,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热处理仿真后模型的应力场分布和变形场分布,通过生死单元技术模拟构件的机加工过程,得到机加工后构件的应力场分布和变形场分布;
根据所述机加工仿真后模型的应力场分布和变形场分布,利用遗传算法,获取优化的机加工序列,包括:确定加工序列中需要优化的序列,并将序列编号,将加工序列的先后顺序作为遗传变量,目标函数设置为机加工中构件的变形量,利用遗传算法过程中的变异、交叉,获取优化的机加工序列,具体包括:
根据父代适应度函数的大小排序,留下适应度函数排在前50的父体,设当前适应度函数最大的个体为GBest;根据适应度函数的大小采用轮盘赌的方式选出一对父代:P1、P2;生成一个(0,1)之间的随机数R,若R0.5则将P2替换为所述个体GBest;迭代以上步骤,选出50对交叉父体;
选择好父代后,进入父代交叉过程,父代交叉流程如下:
在父代P1中随机选择一个位置j,设j后第n个位置为k;
根据P2中的顺序调整P1中j-k之间的顺序;
生成新的子代C1;
找出父代P2中P1对应的j,k序列片段;
同理生成子代C2;其中j≤18-n;
变异过程采用如下流程:
生成随机序列Nr,生成一个(0,1)之间的随机数R;
序列变异的数量:
取随机序列Nr中前W个数字;
将原染色体D1中相同数字的顺序变换成Nr中的顺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仿真优化铝合金构件机加工序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密度、热膨胀系数、比热容、热导率、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屈服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仿真优化铝合金构件机加工序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构件坯料的材料参数,具体包括:
测定密度、热膨胀系数、比热容、热导率、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屈服强度;
通过蠕变试验获得坯材蠕变本构关系;
通过热压缩实验获得坯材本构关系;
通过结构元件多点测温确定热处理工艺边界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仿真优化铝合金构件机加工序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构件的工程图,获取所述构件坯料切割后的三维模型,具体包括:
通过CATIA软件构建构件坯料的三维模型;
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机加工序列编号;
根据拟定的机加工序列切割所述三维模型,获取所述构件坯料切割后的三维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25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