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雾化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1877.X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7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庄雪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芷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6 | 分类号: | A24F40/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勤知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9 | 代理人: | 何兵;吕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雾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雾化芯,包括陶瓷体和一体成型制成的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包括若干周向延伸的呈片状的主体和若干轴向延伸的呈片状的连接体,多个所述主体沿轴向间隔排列并通过所述连接体连接,使所述发热体的整体形成管状,所述陶瓷体通过一体成型包裹所述发热体,所述陶瓷体的中部设有与管状的所述发热体同心设置的通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芯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雾化芯。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陶瓷雾化芯,一般都是采用螺旋状的发热丝作为陶瓷体内部的发热体,由于螺旋状的发热丝较为柔软,在于陶瓷体成型时定位非常困难,很容易导致发热丝变形、位置偏移,使得陶瓷雾化芯发热时,发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在烧结过程中,加热丝还会出现脱落的状况;并且由于发热丝与陶瓷体的接触面积小,限制了发热温度的提升,无法满足大烟雾的需求;在另一方面,螺旋状的发热丝每一圈之间的间距控制非常困难,既不能保证间距均匀,也不能控制达到指定的间距,波动范围非常大,导致生产出来的陶瓷雾化芯一致性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出一种方便烧结、发热均匀的陶瓷雾化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陶瓷雾化芯,包括陶瓷体和一体成型制成的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包括若干周向延伸的呈片状的主体和若干轴向延伸的呈片状的连接体,多个所述主体沿轴向间隔排列并通过所述连接体连接,使所述发热体的整体形成管状,所述陶瓷体通过一体成型包裹所述发热体,所述陶瓷体的中部设有与管状的所述发热体同心设置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体还包括位于所述发热体一端的顶座和位于所述发热体另一端的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顶座和所述底座从所述陶瓷体部分露出。
进一步的,在周向方向上,所述连接体设置有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连接体对称或环形阵列设置。
进一步的,上下相邻的所述连接体的周向位置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若干轴向延伸的连接体通过所述主体从上至下连接,形成一根从上至下一体的骨干,所述发热体包括至少一根所述骨干。
进一步的,所述骨干间隔设置有至少两根。
进一步的,连接在同一个所述连接体且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主体连接形成一完整环形。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主体的间隔高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引脚,所述发热体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发热体一体成型或焊接连接为一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片状的主体和片状的连接体的连接,使整个发热体形成管状,稳定性强,既不易拉扯变形,又不易挤压变形,能够在与陶瓷体成型时稳定的定位,从而保证整体发热的均匀性。并且片状的主体和片状的连接体与陶瓷体的接触面积大,能够有效的提高整个陶瓷雾化芯的温度极限,从而使得陶瓷雾化芯能够释放出更大的烟雾,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另一方便,连接体的长度即决定了相邻高度主体之间的间距,使得整个间距是可控的,常规的可以保证间距相等,从而提高发热的均匀性,特别的,也可以使间距渐变,从而使发热温度沿轴向均匀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陶瓷雾化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陶瓷雾化芯的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陶瓷雾化芯的发热体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陶瓷雾化芯的发热体的另一实施方式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0、陶瓷体;200、发热体;210、主体;220、连接体;221、骨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芷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芷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18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