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平衡数据集下图像模态转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1343.7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9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朴昌浩;邹伟;刘明杰;马艺玮;陈俊生;黄健;石均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11/00;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李金蓉 |
地址: | 40006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数据 图像 转换 方法 | ||
1.一种非平衡数据集下图像模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非平衡CT-MR数据集,其中包括非对应CT-MR数据和对应CT-MR数据;
(2)将CT/MR图像同时作为条件约束,构建多条件约束GAN模型;
(3)采用多尺度卷积核并行与稠密连接的思想构建多条件约束GAN模型的网络结构,结合网络结构中的隐层特征损失优化目标函数,构成医疗图像模态转换GAN模型;
(4)利用非平衡CT-MR数据集进行医疗图像模态转换GAN模型训练;
(5)将CT图像输入训练好的医疗图像模态转换GAN模型生成MR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非平衡数据集下图像模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CT-MR数据为人体同一组织相同方向上获取的医疗影像CT图像和MR图像,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且成对存在;其它不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CT图像或MR图像为非对应CT-MR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非平衡数据集下图像模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T/MR图像同时作为条件约束是将CT图像和MR图像都作为GAN模型的约束条件,且作用在GAN模型的生成器、逆生成器和判别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非平衡数据集下图像模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件约束GAN模型,将多尺度卷积核并行构建多层网络,利用稠密连接将多尺度卷积核构成的网络进行连接,形成一个集成了多尺度卷积核并行和稠密连接的网络模块,最后通过网络模块级联设计多条件约束GAN模型中的生成器、逆生成器和判别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非平衡数据集下图像模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函数为:
其中,d={CT,MR,(CT,MR)},即表示非对应CT-MR数据中的CT图像或MR图像,或者对应CT-MR数据中的CT、MR图像,和分别表示像素误差和各隐层特征误差的均值,λa是超参数,用以平衡像素误差与隐层特征误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一种非平衡数据集下图像模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件约束GAN模型中的约束条件包括判别器的真伪判别约束、真实MR图像IMR与生成MR图像GMR(ICT)之间的误差约束、逆生成CT图像GCT(GMR(ICT))与真实CT图像ICT之间的误差约束,以及CT图像与MR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约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非平衡数据集下图像模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件约束GAN模型的损失函数为:
其中,LMCGAN(DMR,GMR)表示多条件约束GAN模型的总损失函数,α取值为0或1,当输入图像与约束条件之间为对应CT-MR数据时,α取值为1,反之为0,λ1、λ2是超参数,表示在非对应CT-MR数据条件下生成CT图像与真实CT图像间的误差,和分别表示在对应CT-MR数据条件下的生成CT与真实CT图像间的误差、生成MR与真实MR图像间的误差,以及CT图像与MR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LGAN表示GAN模型本身的对抗约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13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撞击的录波仪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板生产用覆膜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