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离轨制动窗口的航天器再入返回任务规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0989.3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7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惠峰;张冉;张柯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制动 窗口 航天器 再入 返回 任务 规划 方法 | ||
1.一种基于离轨制动窗口的航天器再入返回任务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计算可达域数据库;
地面首先进行再入飞行弹道性能仿真分析,形成不同再入条件的可达域数据库,装订于星上任务规划系统的包括再入角-横程能力数据表,用于进行再入角及可达域数据库快速选择;
步骤二、计算航天器对给定目标点的离轨制动窗口;
根据得到的再入航天器可达域数据库,结合速度冲量的计算公式,能计算得到满足再入条件的离轨制动窗口;
步骤三、根据离轨制动窗口对再入返回任务进行规划;
根据任务需求对决策准则进行加权组合,从得到的再入返回方案集中选择一条最优再入返回轨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离轨制动窗口的航天器再入返回任务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一中所述的“计算可达域数据库”,其具体作法为地面首先进行再入飞行弹道性能仿真分析,形成不同再入条件的可达域数据库,其中可达域的具体计算步骤叙述如下:
①计算满足再入约束条件的最大纵程轨迹优化问题;
②计算满足再入约束条件的最小纵程轨迹优化问题;
③对最小纵程和最大纵程进行等分,计算固定纵程下的左右最大横程轨迹优化问题;
④依次连接计算得到的最小纵程轨迹、各固定纵程下左右最大横程轨迹以及最大纵程轨迹的终点,得到航天器的再入可达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离轨制动窗口的航天器再入返回任务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二中所述的“计算航天器对给定目标点的离轨制动窗口”,其具体作法如下:
①初始化步骤:定义接收到离轨指令时的时刻为任务启动时刻t0,离轨指令同时给出目标点的位置信息,航天器的位置能根据导航设备获得;
②航天器轨道预报:设航天器在t时刻准备离轨,采用轨道预报对航天器在t时刻的位置和速度矢量进行预报;
③离轨制动冲量计算:根据上一步能知航天器的位置和速度矢量,再根据所要求的再入条件计算离轨所需的速度冲量;
④计算再入点到目标点的纵横程:首先对航天器施加上一步得到的速度冲量,然后对过渡轨道进行仿真直到再入点,计算再入点与目标点之间的纵横程;
⑤判断离轨点是否加入离轨窗口:根据上一步计算得到的纵横程以及已知的航天器可达域数据,能判断出航天器是否能由当前的再入点到达目标点;如果是,则加入离轨制动窗口;如果否,则增加时间t=t+Δt;
⑥判断时间t是否在搜索范围内:判断时间t是否满足条件t<ts,如果是,则时间t=t+Δt,返回步骤②;如果否,则输出离轨制动窗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离轨制动窗口的航天器再入返回任务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三中所述的“根据离轨制动窗口对再入返回任务进行规划”是指离轨制动窗口计算完成以后,在满足再入任务需求条件下,再入方案集多于2个时,需要进行方案决策;方案决策需要考虑的决策准则包括:响应时间;在轨等待时间;离轨-再入时间;离轨窗口宽度;横向偏置;离轨段被拦截概率;在离轨制动窗口计算完成以后,根据任务需求对决策准则进行加权组合,从再入返回方案集种选择一条最优再入返回轨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098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