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鸟器带电自动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360806.8 | 申请日: | 2021-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5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轩澳;张继强;轩景刚;曹润广;付金泽;秦浩然;陈峰;蒋楠楠;宋嘉炜;姚文龙;王海英;常洪程;王小平;王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06 | 代理人: | 杨全保 |
| 地址: | 063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鸟器 带电 自动 安装 装置 方法 | ||
1. 一种驱鸟器带电自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主架构座 (1)和副架构座(2),主架构座 (1)上设有拨动机构(3),拨动机构(3)带动副架构座(2)打开和闭合,副架构座(2)上设有驱鸟器安装机构(4);
所述主架构座 (1)为由横板一(101)和竖板一(102)组成的L形结构,拨动机构包含顶杆(301)、限位板(302)、拨片(303)、弹簧(304)、圆轴(305)、固定轴承座(306)、凹槽(307)、顶力臂(308)、固定轴一(309)、顶力臂轴座(310)、复位双扭转弹簧(311)、阻力臂(312)、固定座一(313)、固定轴二(314)、扭转弹簧一(315)、U形连接杆(316)、旋转臂(317)、旋转臂固定轴座(318)、中间轴座(320)、扭转弹簧二(321)和旋转臂转动轴(319);
所述横板一(101)上设有可在横板一上纵向移动的顶杆(301),顶杆(301)下端位于横板一下方并设有限位板(302),顶杆(301)上端位于横板一上方并与拨片(303)固连,拨片(303)一端通过弹簧(304)与横板一连接,拨片(303)另一端与圆轴(305)端部连接,圆轴(305)转动设置在固定轴承座(306)上,固定轴承座(306)固定在横板一上端面,圆轴(305)上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307),顶力臂(308)设置在凹槽(307)处,顶力臂(308)一端连接在固定轴一(309)上,固定轴一(309)设置在顶力臂轴座(310)上,固定轴一(309)上设有复位双扭转弹簧(311),顶力臂(308)另一端与阻力臂(312)匹配接触,阻力臂(312)位于竖板一(102)的外侧,阻力臂(312)转动设置在固定座一(313)上的固定轴二(314)上,固定座一(313)固定在竖板一(102)外侧面,固定轴二(314)两端设有扭转弹簧一(315),两个扭转弹簧一(315)之间通过U形连接杆(316)连接,U形连接杆(316)位于阻力臂(312)的外侧,阻力臂(312)另一端设置在旋转臂一端的凹槽内,旋转臂转动设置在旋转臂转动轴(319)上,旋转臂转动轴(319)的两端和中部分别设置在旋转臂固定轴座(318)和中间轴座(320)上,旋转臂固定轴座(318)和中间轴座(320)均固定在竖板一(102)外侧,旋转臂一端与中间轴座(320)之间设有扭转弹簧二(321),扭转弹簧二(321)的静端头设置在中间轴座(320)上,扭转弹簧二(321)动端头连接在旋转臂(317)上;
所述副架构座(2)为由横板二(201)和竖板二(202)组成的L形结构,横板二(201)内侧设有U形开口(203),竖板二(202)外侧与旋转臂另一端固定,竖板二(202)内侧设有驱鸟器安装机构(4);
所述驱鸟器安装机构(4)至少包含顶出轴座(406)、顶出轴(402)和安装套筒(407),顶出轴座(406)固定在竖板二(202)内侧面,顶出轴(402)纵向滑动设置在顶出轴座(406)上,顶出轴(402)的下端与动力机构(5)连接,顶出轴(402)上端设有安装套筒(407),安装套筒(407)与顶出轴座(406)之间设有阻挡弹簧(405),安装套筒(407)为带有内螺纹的筒状结构,动力机构(5)通过顶出轴(402)带动安装套筒(407)转动,安装套筒(407)与驱鸟器的安装螺母匹配;
所述动力机构(5)包含动力机构箱体(501)和设置动力机构箱体内的电机(505),动力机构箱体(501)固定在副架构座的竖板二(202)内侧面下端,电机(505)的输出轴通过连接套(522)与顶出轴(402)下端连接;动力机构箱体(501)下端设有开关滑道轴(523),开关滑道轴(523)设置在上顶滑套(524)内,上顶滑套(524)的上端为圆台面,电机(505)的倒顺开关(525)位于上顶滑套(524)的一侧,并与上顶滑套(524)的上端圆台面匹配;开关滑道轴(523)的下端设有圆形凸台(533),上顶滑套(524)内设有与圆形凸台(533)匹配的限位卡台(526),绝缘操作杆(528)通过顶丝(527)与上顶滑套(524)底部连接;
所述动力机构箱体(501)由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冲击块机构箱体(502)、行星齿轮组箱体(503)和电动机箱体(504)组成,冲击块机构箱体(502)、行星齿轮组箱体(503)和电动机箱体(504)内分别设有电机(505)、行星齿轮组和冲击块机构;电机(505)的输出轴插入到行星齿轮组中部并设有太阳轮(507),多个行星轮(508)分别啮合在太阳轮(507)和外静齿轮(510)内齿圈之间,外静齿轮(510)外圈固定在行星齿轮组箱体(503)内壁上,多个行星轮(508)分别设置在相应的行星轴(509)上,行星轴(509)的端部设置在行星架(511)上,行星齿轮输出轴(512)底端设置在行星架(511)上端面;所述冲击块机构包含冲击块主体(514),冲击块主体(514)为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行星齿轮输出轴(512)上端贯穿冲击块主体(514)并插入到内孔轴座(519)内,冲击块主体(514)与行星架(511)之间通过支簧(513)连接,内孔轴座(519)与冲击块主体(514)为分离结构,冲击块主体(514)上端面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凸台(515),内孔轴座(519)侧壁下端设有两个与相应凸台(515)匹配的卡板(520),卡板(520)卡在凸台(515)一侧,使内孔轴座(519)随从冲击块主体(514)转动,冲击块主体(514)环形内壁上端面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压轮滑道(516),压轮滑道(516)为开口向上的弧形滑道,压轮滑道(516)的深度等于或略大于凸台(515)的高度,两个压轮滑道(516)与两个凸台(515)相错90度布置,行星齿轮输出轴(512)的顶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压轮轴(517),两个压轮轴(517)上均设有压轮(518),两个压轮(518)分别匹配设置在相应的压轮滑道(516)上;内孔轴座(519)通过输出轴轴承(521)与动力输出轴(529)下端连接,动力输出轴(529)上端通过连接套(522)与顶出轴(402)下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08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