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灭尘的待爆体及爆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9895.4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1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尚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海市安盛爆破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1/00 | 分类号: | F42D1/00;F42D3/04;F42D3/00;B01D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静荣 |
地址: | 016000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勃***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待爆体 爆破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灭尘的待爆体及爆破方法。所述动态灭尘的待爆体包括待爆体本体、水袋放置区和炮孔区,所述待爆体本体包括待爆体上部平盘、待爆体坡顶线、待爆体侧面和待爆体下部平盘;所述水袋放置区放置水袋;所述炮孔区设置炮孔,用于待爆体爆破;所述水袋放置区和所述炮孔区位于所述待爆体上部平盘;所述水袋放置区和所述炮孔区均与所述待爆体坡顶线平行。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水袋与炮孔的科学布局以及爆破时间的毫秒级控制,能够使得爆区上空增加水分与起尘实现同步,可提高灭尘效果,达到环保要求。且相比于喷雾洒水的方式既节约了洒水设备又及时达到了喷雾洒水的效果;再相比于与水炮泥洒水,既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又取得更好的灭尘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爆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灭尘的待爆体及爆破方法。
背景技术
露天爆破作业在爆破瞬间产生大量粉尘,特别是多个作业点起爆形成的粉尘污染会遮天蔽日,严重影响区域空气质量,难以满足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目前,为降低爆破粉尘采取方法很多,如:爆区表面洒水、采用水炮泥填塞、爆后喷雾洒水等等,这些虽然有点效果,但十分有限。原因是爆破岩体深部,在爆破破碎过程仍会有大量粉尘产生而得不到灭沉,二是爆破后喷雾洒水,粉尘已经飘向高空。
即现有技术的缺点是既不能使所有起尘点湿润,达到不起尘的目的;又不能及时喷雾灭尘,因此灭尘效果极为有限。
故基于此,提出本发明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灭尘的待爆体及爆破方法,利用水分灭尘的原理进行灭尘,采用爆破前在极短时间内增加爆区上空的水分,利用水分达到捕沉和灭尘的目的。即在爆破起尘过程形成大量水雾,使粉尘受潮落地,达到灭尘目的。其中,所谓动态,就是与爆破起尘同步。
本发明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动态灭尘的待爆体,包括待爆体本体、水袋放置区和炮孔区,其中:
所述待爆体本体包括待爆体上部平盘、待爆体坡顶线、待爆体侧面和待爆体下部平盘;
所述水袋放置区放置水袋;所述炮孔区设置炮孔,用于待爆体的爆破;
所述水袋放置区和所述炮孔区位于所述待爆体上部平盘;所述水袋放置区和所述炮孔区均与所述待爆体坡顶线平行。
优选地,所述水袋放置区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炮孔区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水袋为点阵水袋或条状水袋。
优选地,所述点阵水袋的装水量为30~50公斤/袋。
优选地,所述水袋放置区和所述炮孔区依次交替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交替间隔的距离为5~10m。
优选地,所述水袋放置区和所述炮孔区还位于所述待爆体侧面。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的再一方案是,提供一种爆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水袋和炮孔设置于待爆体上部平盘;
(2)采用毫秒延迟控制技术,分别控制炮孔爆破和水袋爆破。
优选地,水袋爆破后于爆破区上空15米高度内形成水雾,水雾的湿度不低于90%。
优选地,水雾形成的时间滞后炮孔爆破0~50ms。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通过水袋与炮孔的科学布局以及爆破时间的毫秒级控制,能够使得爆区上空水分与起尘实现同步,可提高灭尘效果,达到环保要求。另外,相比于喷雾洒水的方式既节约了洒水设备又及时达到了喷雾洒水的效果;再相比于与水炮泥洒水,既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又取得更好的灭尘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海市安盛爆破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乌海市安盛爆破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98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