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微生物氮素肥料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9265.7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9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支金虎;吴静;杨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塔里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80;C05G5/12;C05F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胜佰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026 | 代理人: | 张串串 |
地址: | 8433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氮素 肥料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含微生物氮素肥料的制备工艺,涉及肥料制备工艺技术领域。该含微生物氮素肥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制备泾阳链霉菌:将煮熟的马铃薯置于容器中密封,并将容器内的温度控制在35‑37℃,制备完成后将泾阳链霉菌在4‑6℃下冷藏保存,备用,S2:取中量元素、微量元素、枯草芽孢杆菌、和氮源按照2∶3∶1∶5的质量比进行均匀混合搅拌,制得组分A,S3:将泾阳链霉菌与组分A进行混合。通过在肥料中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土壤的有机质,有利于改善作物的生长态势,使得作物更加容易增产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含微生物氮素肥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氮素是蛋白质、遗传材料以及叶绿素和其它关键有机分子的基本组成元素,所有生物体都需要氮来维持生活,作为构成活体生物组织最基本的化学元素,氮在氧、碳、氢之后位列第四,其完全可以替代尿素使用,是未来氮肥的发展趋势,叶大、穗大、棒大、果实大,市面传统氮肥,养分单一,作物吸收率低,土壤长期使用单一氮肥,土壤板结,肥害严重,使用氮肥,可以团粒结构更加优良,胶体数量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更强。
根据氮肥中氮素的形态可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氰氨态氮肥5种,不同种类、形态的氮肥,性质差异很大,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也不同,对不同作物种类及土壤性质的反应也有差别,一是铵态氮肥:肥料中的氮素以铵(或氨)形态存在的,如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等;二是硝态氮肥:硝态氮肥中氮素是以硝酸根离子的形态存在的,包括硝酸钠、硝酸钙等;三是硝铵态氮肥:硝酸铵,肥料中氮素是以铵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两种形态存在,其氮素含量高,兼有前两类肥料的特点;四是酰胺态氮肥:尿素,肥料中的氮素以酰胺基形式存在,含N 46.7%,是固体氮中含氮最高的肥料,大部分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一般需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转为铵态氮之后,再供作物吸收;五是氰氨态氮肥:石灰氮(氰氨化钙),肥料中的氮素在分解过程中产生酰胺基,大部分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一般需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转为铵态氮之后,再供作物吸收。
现有技术的氮素肥料在使用中,不利于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同时也不利于改善土壤的有机质,因此提出含微生物氮素肥料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含微生物氮素肥料的制备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氮素肥料在使用中,不利于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同时也不利于改善土壤的有机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含微生物氮素肥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制备泾阳链霉菌:将煮熟的马铃薯置于容器中密封,并将容器内的温度控制在35-37℃,制备完成后将泾阳链霉菌在4-6℃下冷藏保存,备用;
S2:取中量元素、微量元素、枯草芽孢杆菌、和氮源按照2∶3∶1∶5的质量比进行均匀混合搅拌,制得组分A;
S3:将泾阳链霉菌与组分A进行混合,并密封发酵,泾阳链霉菌分三次加入,每次加入的间隔时间为48h,每次添加时需要进行混合搅拌,最后在密封环境下静置24h,制得组分B;
S4:取棕色固氮菌与米曲霉、组分B按照3∶2∶6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制得含微生物的氮素肥料,并进行造粒包装。
优选的,所述S2中的中量元素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钙3-12%、镁12-21%、硫8-30%,微量元素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铁2-8%、铜0.5-7%、锌15-28%、锰3-6%、钼0.3-2%、硼10-23%、镍1-4%、钴0.4-1.2%和氯8-17%。
优选的,所述S2中氮源为氨水、铵盐、硝酸盐、玉米浆、豆饼粉、花生饼粉、棉籽粉、鱼粉、酵母浸出液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塔里木大学,未经塔里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92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