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裂解炭黑预混处理系统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8012.8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2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东 |
主分类号: | B01F33/82 | 分类号: | B01F33/82;B01F35/31;B01F35/75;B01F35/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解 炭黑 处理 系统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热裂解炭黑预混处理系统,包括机壳以及机壳侧面固设的冷凝腔,所述机壳外侧固设有加热环壳,所述机壳内腔一侧设置有第一反应腔,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反应腔,所述第一反应腔顶端固定连通有两个炭黑料口以及两个改性剂料口,所述连杆外侧套设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上两个通孔处分别与两个滑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轮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套与第二固定套之间固设有第二液压伸缩缸。本发明中,采用自旋螺旋摆动气相混合机构,实现了螺旋叶片将不同的气态物料进行搅拌混合,增强其混合效果,采用压力调整转运结构,实现了整体加工过程效率增加,同时减少废料的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炭黑混合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热裂解炭黑预混处理系统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热裂解法炭黑是天然气隔绝空气加热到600℃裂解生成,是由大量球形、椭圆形炭和少量熔接粒子组成,具有粒径大、比表面积小、结构低、容易分散、流动性好、高填充量等特点,一些对性能要求不高的橡胶制品厂家多采用进口或国产天然气半补强炭黑或喷雾炭黑填充,现有公开的热裂解装置,实现了常压、连续稳定生产,然而必须通过改性、预混配、研磨等一系列工艺手段,实现热解炭黑的高值化再利用。
然而现有的炭黑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预混配后再进行加工,然而预混配在加工过程中要求将改性剂与炭黑主料进行混合吸附反应,此时需要将改性剂液化之后再雾化,同时使得炭黑高温雾化,以便于两者进行改性混合,从而生产稳定的高品质再生炭黑,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控制双方雾化后的混合,使得整体装置中不同性质的雾化物质难以快速附着吸附,从而造成雾化物质的吸附不均,以及生产后炭黑的品质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热裂解炭黑预混处理系统及其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热裂解炭黑预混处理系统,包括机壳以及机壳侧面固设的冷凝腔,所述机壳外侧固设有加热环壳,所述机壳内腔一侧设置有第一反应腔,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反应腔,所述第一反应腔顶端固定连通有两个炭黑料口以及两个改性剂料口,所述冷凝腔内腔固设有第一双螺旋管以及第二双螺旋管,所述第二双螺旋管与第二反应腔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反应腔远离第二反应腔的一侧固设有驱动副,所述驱动副输出端固设有齿辊,所述机壳内腔固设有外环齿,所述齿辊外侧套设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套,所述第一转轮内两个通孔处转动连接有两个工形轮,两个所述工形轮转轴处均固设有传动齿轮,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分别与齿辊上下两侧啮合连接,两个所述工形轮远离传动齿轮的一端均固设有螺旋叶片,所述加热环壳包括有第一外环壳以及第二外环壳,所述冷凝腔内腔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固设有两个第一液压伸缩缸,两个所述第一液压伸缩缸的输出端均固设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远离第一液压伸缩缸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螺旋叶片轴向固定,所述齿辊远离驱动副的一端固设有连杆,所述连杆外侧套设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上两个通孔处分别与两个滑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轮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套与第二固定套之间固设有第二液压伸缩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工形轮中心截面呈“H”形结构,所述工形轮两侧膨胀端分别与第一第一转轮两侧壁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传动齿轮中上方的传动齿轮与外环齿啮合连接,下方的传动齿轮与外环齿间隙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外环壳内固设有第二加热线圈,所述第二外环壳内固设有第一加热线圈,所述第一加热线圈与第二反应腔外壁贴合,所述第二加热线圈与第一反应腔外壁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冷凝腔外侧固设有泵体,所述泵体两端均固设有侧管,所述第一双螺旋管两端分别与两个侧管自由端相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东,未经马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80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