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生物基诱虫带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6346.1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1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施晓旦;甄晓宇;金霞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昶法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67/04;C08L5/14;C08L3/02;A01M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04 | 代理人: | 陈剑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生物 基诱虫带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改性生物基诱虫带基带。以重量份计,该改性生物基诱虫带基带包括如下原料组分:生物降解树脂50‑90份、半纤维素10‑30份、淀粉10‑20份、生物降解色母1‑15份、增塑剂1‑8份、交联剂0.5‑3份、分散剂1‑5份。本公开还提供了上述改性生物基诱虫带基带的制备方法以及由上述改性生物基诱虫带基带制备得到的改性生物基诱虫带。本公开的改性生物基诱虫带,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及诱虫捕获性能,能满足使用要求,利于减少农药残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及农林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生物基诱虫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是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生产大国。农业生产中,病虫害是影响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每年需要大量的农药用于蚜虫、蓟马、粉虱、斑潜蝇等病虫害的防治。虽然农药在增产上作用很大,但是其残留对生态平衡系统的破坏也不容忽视。诱虫带作为一项重要的病虫害物理防控产品,遵循绿色、安全、环保的植保理念,是改善生态平衡与实现农业产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林果生产中用于害虫的监测和防控。诱虫带的使用,有效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延缓了害虫的抗药性的发展,并降低了环境和果蔬中的农药残留,使生产果品达到绿色无公害要求。
现有技术中,诱虫带所使用的基材是多源于石化行业的PP或PVC材料,废弃后存在不易降解的问题,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二次污染。近年来,随着现有诱虫带的应用愈加广泛,使用数量也逐年增大,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更为严重。
半纤维素是除纤维素以外最丰富的多聚糖,是一种可再生、易降解的原材料,其填充到材制品中,可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高造纸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一直以来由于半纤维素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相关研究一直滞后。其潜在价值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比如在化学纸浆中,主要利用了纤维素,而占其含量20%-38%左右的半纤维素则在蒸煮时被溶解在废液中,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性生物基诱虫带,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改性生物基诱虫带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易于加工合成。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改性生物基诱虫带基带,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
生物降解树脂50-90份、半纤维素10-30份、淀粉10-20份、生物降解色母1-15份、增塑剂1-8份、交联剂0.5-3份、分散剂1-5份。
上述的改性生物基诱虫带基带中,优选的,以重量份计,所述的改性生物基诱虫带基带包括如下原料组分:
生物降解树脂70-8-份、半纤维素10-15份、淀粉10-15份、生物降解色母3-7份、增塑剂2-4份,交联剂1-2份、分散剂2-3份。
本说明书中,增塑剂、交联剂、分散剂属于助剂类别,但优选这三种的配伍,可以获得更好性能的基带。
本说明书中,改性生物基诱虫带基带中使用了淀粉,淀粉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安全无害的优点,且为可再生资源,借助土壤中淀粉酶的作用,可使其降解。
上述的改性生物基诱虫带基带中,优选的,所述淀粉的粒径可为小于等于3000目,较佳地为750~2500目,更佳地为1500~2000目。
同时,半纤维素、淀粉加入到降解树脂中,绿色环保可降解,缓解了资源紧张,以实现半纤维素在降解材料方面的高值化利用。
上述的改性生物基诱虫带基带中,优选的,所述生物降解树脂包括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和/或聚乳酸(PL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昶法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昶法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63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