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口型生物排风高效过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5607.8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6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坚;靳光亚;刘海洋;何峻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8B1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李锋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口 生物 高效 过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口型生物排风高效过滤装置,其包括工作台、集流罩、引流装置、循环监测装置以及过滤装置,所述工作台底部台面上方设有集流罩,所述集流罩下端安装有引流装置,对所述工作台底部台面上方的空气实时持续抽取,所述集流罩上端安装有循环监测装置,且所述循环监测装置中安装有过滤装置,通过所述过滤装置对来自引流装置中的空气进行过滤,并传至所述循环监测装置中实时再次过滤、检测,回流至所述过滤装置中循环过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风口型生物排风高效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生物实验操作处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某些含有危险性或未知性生物微粒,发生气溶胶散逸,且,伴随全球性高危高传染性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各地陆续展开科学合理的防疫措施,因此,生物实验过程中,需要对实验所处环境进行排风过滤,将产生的有危险性或未知性生物微粒及时过滤排出。现有的针对生物实验操作处理过程中的过滤装置中,对气体的引流吸入效果较差,造成一些气体长期未流入过滤装置中,且直流式进入生物实验柜的气流导向不能全面的驱赶其内部的气体,其过滤效率较低,密封性差,易漏气,对过滤器的原位检漏不精确、消毒不彻底,造成气体外溢,污染环境。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风口型生物排风高效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口型生物排风高效过滤装置,其包括工作台、集流罩、引流装置、循环监测装置以及过滤装置,所述工作台底部台面上方设有集流罩,所述集流罩下端安装有引流装置,对所述工作台底部台面上方的空气实时持续抽取,所述集流罩上端安装有循环监测装置,且所述循环监测装置中安装有过滤装置,通过所述过滤装置对来自引流装置中的空气进行过滤,并传至所述循环监测装置中实时再次过滤、检测,回流至所述过滤装置中循环过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流装置包括弧形导轨、抽风箱、引流罩以及角度调节组件,所述弧形导轨中左右侧轨道为长滑轨且对称设置,其中部滑轨设为短滑轨,且其上均安装有所述抽风箱,所述抽风箱靠下端前、后外侧板面上对称且平行安装有角度调节组件,位于前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之间的引流罩上端口与抽风箱下端口相连通,所述抽风箱上端口通过进气管与集流罩箱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左右侧所述抽风箱沿长滑轨的滑动幅度为以弧形导轨圆心与最低、最右侧端导轨端连线夹角为1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壳罩、摆板、提拉杆、过滤网架、高效空气过滤器以及驱散组件,所述过滤壳罩呈上小下宽台形结构,紧靠其内部下方过滤腔室中设有所述驱散组件,所述驱散组件上方安装有呈左右对称且水平设置的过滤板,呈钉型结构形态,其最左侧板端铰接连接在所述过滤壳罩壳壁上,其铰接端靠右侧板面与倾斜设置的所述提拉杆输出端铰接连接,所述提拉杆上端与铰接连接在过滤壳罩外侧壁上的摆板上端相铰接,所述高效空气过滤器密封套在过滤壳罩最上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板架为三层层叠结构,所述过滤板架低、中、高层分别设有过滤网架、导流架、引流腔,所述过滤网架呈十字交叉结构,且错位设置双层,所述导流架呈纵向平行排列设置,所述引流腔上端为密封面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右侧所述过滤板架最右端上下端设有弹性卷带,上、下端所述弹性卷带中弹性带分别过滤壳罩侧壁、底端壁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56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活垃圾气化方法及气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