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复合式电解法污水处理漂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55539.5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0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郭研;夏建新;宋艳伟;王欢;刘彦;王筱芊;于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12;C02F3/34;C02F1/461;H02S20/00;F24S2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贺湘君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复合 解法 污水处理 漂浮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学科中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复合式电解法污水处理漂浮装置。本发明在空间上架构了两种污水处理模式,巧妙地设计了生物膜法氧气输送方式,并将生物填料主杆与曝气分管形成一体互相支撑,且伸缩式电极增大了污水处理深度,扩大了污水处理空间,克服了电解法中絮状沉淀物等杂物因对电极的缠绕、附着而造成的电解功能阻碍,提高了电极效率,效果优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学科中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复合式电解法污水处理漂浮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解法处理污水是利用阴极、阳极的氧化还原反应,以污水为电解质溶液,通过电化学作用、间接氧化或还原作用、颗粒极化、电浮选作用、电絮凝作用等使污水得以净化的过程。当阳极的材料为可溶性的Fe、Al时,形成多孔絮状(或凝胶状)的金属氢氧化物,通过表面的吸附、电荷作用等,能对污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起到凝聚作用,从而净化水质。
电解法污水处理的优点为:由直流电源供电,无须投入大量的化学药剂,避免了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可利用调整电压的方式应对水中污染物浓度发的变化;出水水质稳定,装置简单易行,占地面积小。
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是利用某些固体载体构建微生物的生存空间,在养分作用下进行有机污水的处理过程。生物填料的比表面积越大,越容易附着更多的微生物,水处理效果也越好。
根据现有的技术可知,电解法处理污水的不足之处有:耗电,需要有充足的电量供应;当阳极材料为可溶性材料时(即电极材料失去电子以离子形式进入溶液的化学反应),时间久了形成的絮状沉淀物及杂质容易附着在阳极区,对电极棒(电极板)的工作有阻碍作用。
若水体污染严重,则氧气的溶解量偏低,这对生物填料上的微生物分解是非常不利的。而且传统的生物填料,例如悬挂式生物填料,长时间使用易出现结团、断丝、互相缠绕等现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种太阳能复合式电解法污水处理漂浮装置能够有效避免上述不足之处,达到合理的设计发明,并突破传统的水处理方案。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目的在于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复合式电解法污水处理漂浮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复合式电解法污水处理漂浮装置,包括空心浮体,用于各系统部件安装、并可漂浮在水中;
太阳能发电控制系统,设置在空心浮体顶部,用于对电化学法处理系统进行电力供应;
电化学法处理系统,设置在空心浮体下部的内部,通过电解法对污水进行处理;
生物膜法处理系统,设置在空心浮体外圈,通过生物膜法对污水进行处理。
优选的,太阳能发电控制系统包括空心浮体、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及电线;
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扁圆柱形空心浮体上中心区域,控制器及部分电线位于空心浮体的腔体内,其余电线链接在电路中。
优选的,电化学法处理系统包括伸缩杆、阴极棒、阳极棒,
伸缩杆间隔设置了两根,并固定空心浮体的底端、位于环形曝气主管内侧;阴极棒、阳极棒分别固定于伸缩杆上,阴极棒、阳极棒由太阳能电池板供应直流电源;控制器智能控器带有阴阳电极的伸缩杆,使伸缩杆能够多级伸缩并旋转。
优选的,生物膜法处理系统包括生物填料主杆、生物填料须绳、风机及曝气管路;
曝气管路分为曝气主管和曝气分管,曝气主管固定于空心浮体的底端、为环状,在曝气主管上设有多个圆孔,圆孔密封链接弧状的曝气分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建筑大学,未经吉林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55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