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碳化硅蜂窝陶瓷单元体快速烧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55111.0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0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梁瑞;蔡凯;沈琴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王子制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565 | 分类号: | C04B35/565;C04B35/64;C04B38/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知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8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2142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碳化硅 蜂窝 陶瓷 单元 快速 烧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碳化硅蜂窝陶瓷单元体快速烧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化硅蜂窝陶瓷单元体放入烧制炉;在烧制炉中营造烧制环境;进行烧制,以6.0℃/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800℃;以2.0℃/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1100℃,保温2 h;以0.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400℃,保温1 h;以0.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460℃,保温2 h;停止加热,随炉冷却至室温。采用本发明的设计,整体升温时间时间为20.9小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32.5小时,大大提高了烧成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窝陶瓷烧成方法,特别是一种改进的碳化硅蜂窝陶瓷单元体快速烧成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行业工业化的发展,带来的尾气污染也日益严重。随着汽车尾气排放的控制标准越来越严格,世界各国包括中对柴油车的尾气排放也日益趋严。
现有技术的蜂窝陶瓷烧成采用的方法的升温速率较慢,为了符合新产品碳化硅蜂窝陶瓷单元体,在不降低产品品质的前提下,需要提升烧制效率,就需要研究每一步的烧制目的,以针对性的改进烧结过程。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碳化硅蜂窝陶瓷单元体烧制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碳化硅蜂窝陶瓷单元体快速烧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化硅蜂窝陶瓷单元体装入挡板拼接结构并放入烧制炉;
2)在烧制炉中营造烧制环境;
3)以6.0 ℃/min 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800 ℃;
4)以2.0 ℃/min 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1100 ℃,保温2 h;
5)以0.8 ℃/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400 ℃,保温1 h;
6)以0.2 ℃/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460 ℃,保温2 h;
7)停止加热,随炉冷却至室温。
6.0 ℃/min 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800 ℃,提高升温速率,缩短从室温到800℃的升温时间,同时对产品的性能无明显影响。
2.0 ℃/min 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1100 ℃,保温2 h,加快升温速率,缩短到达氧气和水蒸气与甲烷的反应温度,保温有利于甲烷与水蒸气和氧气充分反应。
以0.8 ℃/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400 ℃,保温1 h,添加的氧化铝成分会与碳化硅表面的氧化硅反应,使得碳化硅尽可能暴露出来与液态金属硅充分结合,相较于旧烧结曲线,将分步升温合并,缩短烧结时间,同时对产品性能无明显影响。
以0.2 ℃/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460 ℃,保温2 h,金属硅开始融化大量吸热,放缓升温速率使得炉内温度均匀且缓慢升高,保温使得熔融态的金属硅可以填充到碳化硅堆积的毛细孔中达到黏连碳化硅颗粒的作用,升温速率不宜过慢,过慢熔融金属硅会再孔道中填充过度导致大孔和小孔出现,对产品的过滤性能不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挡板拼接结构为将若干碳化硅蜂窝陶瓷单元体均匀分布后逐层叠加所使用的挡板拼接结构,挡板拼接结构包括用于将上下两层碳化硅蜂窝陶瓷单元体的隔离板,以及将同一层相邻隔离板上的碳化硅蜂窝陶瓷单元体区隔开的围挡部。
由于解决的技术问题不同,围挡结构单独申请了发明专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打开烧制炉自带的制冷机,制冷机温度设定为20℃,打开烧制炉的空压机和电磁真空计,接着打开烧制炉的真空泵和真空阀,待电磁真空计示数达到60 Pa时,依次关闭真空阀和真空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王子制陶有限公司,未经宜兴王子制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51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