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度可控的烟气换热脱硝稀释风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53957.0 | 申请日: | 2021-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2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葛春亮;张元赏;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J15/02 | 分类号: | F23J15/02;F28D7/16;B01D53/56;B01D53/9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可控 烟气 换热脱硝 稀释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温度可控的烟气换热脱硝稀释风系统,包括:包括若干路并联的烟气换热稀释风管路,每路烟气换热稀释风管路均包括稀释风源、冷稀释风管道、烟气‑稀释风换热器、控温旁路管道、风量控制闸板门、热稀释风管道和氨/空气混合器;稀释风源通过冷稀释风管道连接烟气‑稀释风换热器,烟气‑稀释风换热器与控温旁路管道并联,控温旁路管道上设有风量控制闸板门,风量控制闸板门和烟气‑稀释风换热器通过热稀释风管道连接氨/空气混合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SCR反应器底部椎体内设置了烟气‑稀释风换热器,利用烟气余热加热冷稀释风,为SCR脱硝系统提供高温低尘稀释风,保证了系统运行安全稳定、高效节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脱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可控的烟气换热稀释风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尿素水解工艺作为脱硝供氨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在电厂脱硝项目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尿素水解所匹配的稀释风系统需采用160℃以上的低尘风源,烟气换热稀释风系统具有安全稳定、高效节能等优势。目前常用的烟气换热稀释风系统的稀释风温受机组运行负荷影响且不可调节,稀释风温不稳定将导致稀释风实际流量波动从而影响脱硝效果。同时烟气-稀释风换热器通常按照烟气温度最低的工况设计且考虑一定余量,实际稀释风温度会远高于160℃,这也增加了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温度可控的烟气换热脱硝稀释风系统及方法。
这种温度可控的烟气换热脱硝稀释风系统,包括若干路并联的烟气换热稀释风管路,每路烟气换热稀释风管路均包括稀释风源、冷稀释风管道、烟气-稀释风换热器、控温旁路管道、风量控制闸板门、热稀释风管道和氨/空气混合器;稀释风源通过冷稀释风管道连接烟气-稀释风换热器,烟气-稀释风换热器与控温旁路管道并联,控温旁路管道上设有风量控制闸板门,风量控制闸板门和烟气-稀释风换热器通过热稀释风管道连接氨/空气混合器;冷稀释风管道和热稀释风管道上均设有稀释风监测装置。
作为优选:冷稀释风管道上设有冷稀释风温度变送器与冷稀释风压力变送器。
作为优选:热稀释风管道上设有热稀释风温度变送器、热稀释风压力变送器与热稀释风流量变送器。
作为优选:氨/空气混合器通过热稀释风管道与氨喷射阀门站相连。
作为优选:烟气-稀释风换热器安装在SCR反应器底部椎体内。
作为优选:烟气-稀释风换热器包括冷风母管、热风母管和换热支管,冷风母管连接冷稀释风管道,热风母管连接热稀释风管道,冷风母管与热风母管通过换热支管连通。
这种温度可控的烟气换热脱硝稀释风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冷稀释风通过冷稀释风管道进入烟气-稀释风换热器;
S2、冷稀释风在烟气-稀释风换热器中与烟气换热成为热稀释风,并且通过调节风量控制闸板门的风量,控制冷、热稀释风流量比,同时通过热稀释风温度变送器实时监测温度,从而控制进入热稀释风管道的热稀释风的温度;
S3、然后热稀释风进入氨/空气混合器中与氨气混合,最后进入氨喷射阀门站。
作为优选:步骤S2中,稀释风在烟气-稀释风换热器中被加热到160℃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SCR反应器底部椎体内设置了烟气-稀释风换热器,利用烟气余热加热冷稀释风,为SCR脱硝系统提供高温低尘稀释风;同时,通过调节风量控制闸板门的风量,控制冷、热稀释风流量比,同时通过热稀释风温度变送器实时监测温度,从而达到热稀释风温度可控的目的,避免稀释风温度出现较大偏差导致能耗增加以及影响脱硝效果,保证了系统运行安全稳定、高效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39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体爬行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骨位薄片电极及其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