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水管网智能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1907.9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3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洁;雷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赛智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F17D3/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朱易顺 |
地址: | 4184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水 管网 智能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水管网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检测装置及中控平台,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供水管网内检测节点上的流量,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中控平台通信连接,向所述中控平台发送所述检测节点上的流量数据,所述中控平台基于漏损判别方法进行供水管网的漏损判别。本发明提供的供水管网智能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漏损的自动化判别,可以省去人工巡线,降低了判别难度,并且可以缩减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水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种供水管网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管网漏损是指因管道老化穿孔、接口连接不严密等原因造成的水漏损。管道漏损一方面会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漏损部位容易出现锈蚀,影响饮水安全,并且管道漏损还容易造成管道爆裂。相关技术中,管网的漏损主要通过人工巡线进行排查,但是对于一些城市暗管,排查难度较高,并且人工巡线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较高。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供水管网智能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水管网智能管理系统,通过检测装置与中控平台的通信连接,可以实时检测管网的漏损情况,可以降低漏损管网的排查难度,缩减人工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供水管网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检测装置及中控平台,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供水管网内检测节点上的流量,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中控平台通信连接,向所述中控平台发送所述检测节点上的流量数据,所述中控平台基于漏损判别方法进行供水管网的漏损判别,其中,所述漏损判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预设固定周期,获取所述检测节点连续多个周期内的流量数据;
S2:提取每个周期内流量数据的最小值,形成数据集提取所述数据值中的最大值
S3:针对任意检测周期,将所述检测周期内流量数据的最小值与所述数据集的最大值进行比较,若则所述检测节点所对应的管道不存在漏损,同时将所述检测周期内流量数据的最小值添加至所述数据集中;若则判定该检测节点所对应的管道存在漏损。
优选的,所述固定周期为每天的0点-24点。
优选的,所述供水管网包括主供水管路、支供水管路及末端供水管路,多个所述支供水管路与一个所述主供水管路连通,多个所述末端供水管路与一个所述支供水管路连通,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一级流量计、二级流量计和智能水表,所述一级流量计设置于所述主供水管路上,用于检测所述主供水管路的流量,所述二级流量计设置于所述支供水管路上,用于检测所述支供水管路的流量,所述智能水表设置于所述末端供水管路上,用于所述末端供水管路的流量,所述一级流量计、二级流量计及智能水表均与所述中控平台通信连接,向所述中控平台发送流量检查数据。
优选的,所述中控平台包括通信模块、处理模块及漏损计算模块,所述一级流量计、二级流量计及智能水表均与所述通信模块无线通信连接,所述通信模块、漏损计算模块及所述显示模块均与所述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模块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获取的流量数据,所述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数模转换,并执行所述漏损判别方法的步骤,所述漏损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供水管网的总体漏损率。
优选的,所述漏损计算模块计算总体漏损率的计算过程为:
主供水管路漏损计算:计算多个所述支供水管路的总流量,计算该总流量与所述主供水管路流量的流量差,计算该流量差相比于所述主供水管路流量的比值,即为主供水管路漏损率;
支供水管路漏损计算:计算多个末端供水管路的总流量,计算该总流量与所述支供水管路的流量,计算该流量差相比于所述支供水管路流量的比值,即为支供水管路漏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赛智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赛智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19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