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纹建筑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9990.6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4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旭 |
主分类号: | E04H1/04 | 分类号: | E04H1/04;E04H1/00;E04C2/284;E04B5/02;E04B1/88;E04B2/00;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纹 建筑 | ||
波纹建筑。国家正在努力推广装配式建筑,但效果并不理想。波纹建筑,其组成包括:基础,所述的基础上安装有建筑主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建筑主体包括波纹墙体,所述的波纹墙体包括波纹板,所述的波纹板左侧和右侧具有边柱和/或节点过渡柱,所述的波纹板的上部和下部具有边梁,水平相邻的所述的波纹板通过所述的边柱和/或所述的节点过渡柱组装连接形成一字形墙体或者L形节点墙或者T形节点墙或者十字形节点墙,处于上下相邻位置的所述的波纹板通过所述的边梁组装连接,组装后共同构成所述的波纹墙体,所述的波纹墙体的底部与基础预埋件固定,位于所述的波纹墙体顶部的所述的边梁连接屋顶,所述的边梁或者所述的波纹板连接楼板或者楼梯,所述的建筑主体包括门窗,位于外围的所述的波纹墙体上复合有隔热保温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涉及一种钢结构装备式建筑。
背景技术
传统建筑主要以钢筋混凝土建筑为主,建造中大量使用了砂石、水泥等高能耗建筑材料,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负担。同时由于钢筋混凝土建筑达到使用寿命后无法回收利用,长期循环下去对我们的生存环境会造成无法修复的恶劣影响。
传统的钢结构建筑,钢结构是用来做承力框架,钢结构中间没有拉撑,稳定性差。钢结构中间墙体还需要用化石建筑材料来填充。传统的钢结构建筑与传统混凝土结构建筑相比,没有明显优势。
国家正在努力推广装配式建筑,但效果并不理想。装配式建筑虽然在现场施工环节施工速度有一定提高,但构件在工厂制作过程中效率并没有明显提高。同时装配式建筑的梁、柱、墙体还是采用砂石、水泥等高能耗建筑材料,并不节能。装配式建筑造价比传统建筑高10-20%,造价高意味着能耗大,不利于节能减排,造价高也是推广难的原因之一。
传统的建筑由于自身重量较重,基础造价较高,基础成本达到建设成本的30%左右。
传统建筑重量大,构件笨拙,运输困难。建筑工程具有地域性,不能像机器设备那样出口挣取外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工业化生产,方便运输,可出口,安装迅速的低碳建筑。比传统建筑混凝土使用量降低90%,基础造价低,达到使用寿命后还可以回收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波纹建筑,其组成包括:基础,所述的基础上安装有建筑主体,所述的建筑主体包括波纹墙体,所述的波纹墙体包括波纹板,所述的波纹板左侧和右侧具有边柱和/或节点过渡柱,所述的波纹板的上部和下部具有边梁,水平相邻的所述的波纹板通过所述的边柱和/或所述的节点过渡柱组装连接形成一字形墙体或者L形节点墙或者T形节点墙或者十字形节点墙,处于上下相邻位置的所述的波纹板通过所述的边梁组装连接,组装后共同构成所述的波纹墙体,所述的波纹墙体的底部与基础预埋件固定,位于所述的波纹墙体顶部的所述的边梁连接屋顶,所述的边梁或者所述的波纹板连接楼板或者楼梯,所述的建筑主体包括门窗,位于外围的所述的波纹墙体上复合有隔热保温层。
所述的波纹建筑,2个水平90°相邻的所述的波纹板通过所述的边柱和所述的节点过渡柱螺纹件连接形成所述的L形节点墙;3个水平相邻的所述的波纹板通过所述的边柱和所述的节点过渡柱螺纹件连接形成所述的T形节点墙;4个水平相邻的所述的波纹板通过所述的边柱和所述的节点过渡柱螺纹件连接形成所述的十字形节点墙。
所述的波纹建筑,2个水平90°相邻的所述的波纹板通过所述的节点过渡柱焊接连接形成所述的L形节点墙;3个水平相邻的所述的波纹板通过所述的节点过渡柱焊接连接形成所述的T形节点墙;4个水平相邻的所述的波纹板通过所述的节点过渡柱焊接连接形成所述的十字形节点墙。
所述的波纹建筑,所述的基础预埋件为纵横连接形成的内部拉结的多边形框架底梁,所述的底梁通过铆固件与所述的基础固定连接,所述的底梁包括铆固端面和连接端面,所述的铆固端面和所述的连接端面通过支撑板支撑连接,所述的支撑板为波纹支撑板,所述的铆固端面连接铆固件,所述的连接端面与所述的波纹墙体底部的所述的边梁通过梁螺纹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旭,未经刘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99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割草机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极片的液相电阻的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