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康复科用行走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9780.7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5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越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A61G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康复 行走 辅助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康复科用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架板(1),每个所述架板(1)的顶端左部和顶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混合箱(2),各所述混合箱(2)的远离架板(1)中部的一端均设置有开口,各所述混合箱(2)的远离架板(1)的一端均连通有防护袋(3),各所述防护袋(3)的顶侧壁均滑动配合有限位轴(4),各所述限位轴(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联动板(5),各所述联动板(5)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尖刺(6),各所述联动板(5)的内壁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储存盒(18)和第二储存盒(19),所述第一储存盒(18)的内部设置有硫酸铝溶液(20),所述第二储存盒(19)的内部设置有碳酸氢钠溶液(21),各所述限位轴(4)的圆周外壁均套装有弹簧(7),各所述弹簧(7)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板(8),各所述挤压板(8)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管(9),各所述混合箱(2)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板(11),各所述加强板(11)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管(10),各所述固定管(10)的内壁均和各对应所述滑动管(9)的外壁接触,各所述限位轴(4)的中部均穿过各对应所述固定管(10)的中部和加强板(11)的中部;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限位管(26)和支撑盒(22),所述架板(1)的底端左部和底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纵板(12),各所述纵板(12)的内部均设置有空腔,各所述纵板(12)的内部均安装有电动推杆(13),各所述电动推杆(13)的输出轴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接板(15),各所述转接板(15)的底端均通过螺钉连接有宽板(16),各所述宽板(16)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管(14),各所述套管(14)的内壁均和各对应所述纵板(12)的外侧壁接触,所述架板(1)的底端左部设置有防倒装置,所述架板(1)的底端中部设置有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架板(1)板体内贯穿设置有空气通道,所述架板(1)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充气垫(31),在四个所述套管(14)管体的远离限位管(26)的外侧部均设置有一倾斜支杆,两个所述架板(1)之间通过两平行的第二充气垫围合,第一充气垫预设状态为满气状态且所述空气通道的两端分别通过可拆卸接口连接到第二充气垫和其中一个混合箱(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科用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盒(22)的顶端和所述架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盒(22)的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绳(23),所述支撑盒(2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横轴(24),所述连接绳(23)的底端穿过所述横轴(24)的中部,所述横轴(2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勾环(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康复科用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管(26)的顶端和所述架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管(26)的中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杆(27),所述螺杆(2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8),所述连接板(2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手环(2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康复科用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的所述套管(14)的右端安装有电源(30),所述电源(30)和所述电动推杆(13)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康复科用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存盒(18)和第二储存盒(19)均为塑料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康复科用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宽板(16)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7)。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康复科用行走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者使电动推杆(13)的输出轴伸出,进而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调整架板(1)的高度,使用者进入到两个架板(1)之间,然后将两个第二充气垫与空气通道的可拆卸接口插接口插接,两个架板(1)和两个第二充气垫将使用者进行围合;
步骤二、使用者意识到要倾倒后,摁动挤压板(8),挤压板(8)带动限位轴(4)、联动板(5)和尖刺(6)下降,进而使尖刺(6)刺破第一储存盒(18)和第二储存盒(19),之后联动板(5)挤压第一储存盒(18)和第二储存盒(19),进而使硫酸铝溶液(20)和碳酸氢钠溶液(21)漏出,硫酸铝溶液(20)和碳酸氢钠溶液(21)混合后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填充满防护袋(3),然后从防护袋(3)进入到第二充气垫中;
该过程中由于在四个所述套管(14)管体的远离限位管(26)的外侧部均设置有一倾斜支杆,因此使得在用户摔倒时仅能够倒向垂直于架板(1)长度方向侧,在摔倒瞬间由第一防护垫进行防护,然后接着随着第二充气垫中气体增加而将使用者整个身体撑起离开地面,从而形成全方位防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越,未经王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97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