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桁架梁的倒顶辅助装置及倒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49734.7 | 申请日: | 2021-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1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新;颉建中;左晟;王文勇;黄中华;张红心;龚辉忠;赵俊;付浩;易旺;杨超;张宏武;陈强;吴峰;吴金霞;南中全;董友杰;崔大鹏;刘军波;李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21/06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王江能 |
| 地址: | 43005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桁架 辅助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桁架梁的倒顶辅助装置,所述倒顶辅助装置设置于桁架梁的底板(14)和辅助墩(61)之间,其特征在于,包含:
若干钢垫块(51),叠合设置于辅助墩(61)顶面;
固定底座装置(4),其包含抄垫钢板(43),所述抄垫钢板(43)设置于所有钢垫块(51)的顶面;
千斤顶(3),其底部紧贴于抄垫钢板(43)顶面;
限位挂架装置(2),其挂设于桁架梁的底板(14);
两个对称设置的伸缩连接装置(7),其两端均分别连接固定底座装置(4)和限位挂架装置(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桁架梁的倒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挂架装置(2)设置两个以上第一连接孔(26);所述固定底座装置(4)设置两个以上与第一连接孔(26)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孔(42);所述伸缩连接装置(7)采用倒链,所述倒链的两个挂钩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孔(26)和第二连接孔(4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桁架梁的倒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装置(4)还包含若干限位三角板(41),若干限位三角板(41)环绕千斤顶(3)的底部设置;所述限位三角板(41)成直角三角形,且限位三角板(41)的一个直角边垂直固定于抄垫钢板(43)的顶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桁架梁的倒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孔(42)开设于限位三角板(41),且第二连接孔(42)成对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桁架梁的倒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挂架装置(2)包含两根横向连接杆(22)、两根纵向连接杆(25)、两根竖向连接板(23)和两块勾板(21),所述横向连接杆(22)和纵向连接杆(25)组合形成矩形框架,所述竖向连接板(23)垂直固定于矩形框架的边沿并向上延伸设置,所述勾板(21)通过螺钉垂直固定于竖向连接板(23)的顶端且朝向矩形框架内;
所述千斤顶(3)从矩形框架中央穿过,且两块勾板(21)挂设在桁架梁的底板(14)上;所述第一连接孔(26)开设于横向连接杆(22)或纵向连接杆(2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桁架梁的倒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挂架装置(2)还包含两块对称设置的U型限位挡板(24),所述U型限位挡板(24)垂直于竖向连接板(23)设置且朝向矩形框架内;两块U型限位挡板(24)端部呈U形口,夹持千斤顶(3)的伸出端。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倒顶辅助装置的倒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收缩千斤顶(3),使其顶端与桁架梁的底板(14)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
S2:同步缩短所有的伸缩连接装置(7),带动千斤顶(3)和抄垫钢板(43)上升,使得抄垫钢板(43)下表面与最上面一块钢垫块(51)的顶面具有一定间隙;
S3:增加或者减少钢垫块(51);
S4:同步伸长所有的伸缩连接装置(7),抄垫钢板(43)回落至钢垫块(51)的顶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倒顶辅助装置的倒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挂架装置(2)设置两个以上第一连接孔(26);所述固定底座装置(4)设置两个以上与第一连接孔(26)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孔(42);所述伸缩连接装置(7)采用倒链,所述倒链的两个挂钩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孔(26)和第二连接孔(42),所述倒链成对设置;在步骤S2中,同步缩短所有的倒链;在步骤S4中,同步伸长所有的倒链。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倒顶辅助装置的倒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装置(4)还包含若干限位三角板(41),若干限位三角板(41)环绕千斤顶(3)的底部设置;所述限位三角板(41)成直角三角形,且限位三角板(41)的一个直角边垂直固定于抄垫钢板(43)的顶面;另一直角边用于对千斤顶(3)进行限位;所述第二连接孔(42)开设于限位三角板(41),且第二连接孔(42)成对设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倒顶辅助装置的倒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挂架装置(2)包含两根横向连接杆(22)、两根纵向连接杆(25)、两根竖向连接板(23)和两块勾板(21),所述横向连接杆(22)和纵向连接杆(25)组合形成矩形框架,所述竖向连接板(23)垂直固定于矩形框架的边沿并向上延伸设置,所述勾板(21)通过螺钉垂直固定于竖向连接板(23)的顶端且朝向矩形框架内;
所述千斤顶(3)从矩形框架中央穿过,且两块勾板(21)挂设在桁架梁的底板(14)上;所述矩形框架的长度方向沿桁架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孔(26)开设于纵向连接杆(25)的正中间;
所述限位挂架装置(2)还包含两块对称设置的U型限位挡板(24),所述U型限位挡板(24)垂直于竖向连接板(23)设置且朝向矩形框架内;两块U型限位挡板(24)端部呈U形口,夹持千斤顶(3)的伸出端;
在步骤S4之后,完成倒顶施工时,将千斤顶收缩到底,拆除限位挂架装置(2)的勾板(21),放下矩形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973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