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活细胞工作站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49423.0 | 申请日: | 2021-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9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苗春光;胡浙平;刘需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骆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04;C12M1/34;C12M1/02;C12M1/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恩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59 | 代理人: | 吴尧晓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细胞 工作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活细胞工作站,包括箱体,箱体中安装有用于放置培养器具的培养室和预混气室,预混气室分别连接有二氧化碳气管和氮气管,均安装有微型气流阀,预混气室与培养室之间连通有进气管和回流管,预混气室中还安装有气体浓度传感器。预混气室中安装有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舱室内各组分气体的浓度,根据气体浓度传感器的指示参数,可以控制对应的微型气流阀进行进气动作,提供可供细胞正常生长繁殖所需的环境。同时提供方便研究者进行观测、拍照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实验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活细胞工作站。
背景技术
细胞培养是指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无菌、适宜温度、酸碱度和一定营养条件等),使之生存、生长、繁殖并维持主要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方法。细胞培养也叫细胞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正规名词为细胞培养技术。不论对于整个生物工程技术,还是其中之一的生物克隆技术来说,细胞培养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大规模克隆。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由一个细胞经过大量培养成为简单的单细胞或极少分化的多细胞,这是克隆技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克隆。细胞培养技术是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中重要和常用技术,通过细胞培养既可以获得大量细胞,又可以借此研究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的合成代谢、细胞的生长增殖等。
现有细胞微培养,由于细胞培养过程中对气态环境要求非常苛刻,现有技术条件无法准确控制细胞培养气态环境的气体浓度,导致细胞培养的气态环境具有浮动性,虽然气体浓度浮动比较小,但足以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因此,本发明创造了一个用于细胞培养的活细胞工作站,该工作站不仅提供稳定的培养空间,同时为细胞培养营造适宜的环境气体浓度,解决细胞培养过程中,气态环境变化造成的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活细胞工作站,解决细胞培养过程中,气态环境变化造成的不良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一体化活细胞工作站,包括外壳封闭的箱体,所述箱体中安装有用于放置培养器具的培养室和预混气室;
所述预混气室分别连接有用于补充二氧化碳和氮气的二氧化碳气管和氮气管,所述二氧化碳气管和氮气管对应预混气室中的部分均安装有微型气流阀,所述预混气室连通有溢流排气管,所述预混气室与培养室之间连通有进气管和回流管;
所述预混气室中还安装有用于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气体浓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中还安装有电路控制器,箱体的侧壁安装有触摸显示屏,所述电路控制器通过浓度传感器监控预混气室的气体浓度,然后控制二氧化碳气管和氮气管对应的微型气流阀进行补充。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对应预混气室中的部分串接有可变流量气泵和流量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匀混气室中安装有用于混合气体的搅拌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室对应培养器具的上方安装有成像镜头。
进一步地,所述成像镜头安装有X轴移动导轨和Y轴移动导轨。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器具包括培养皿,所述培养室中安装有承托培养皿的恒温加热板。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和回流管对立连通于培养室的侧壁上,所述培养室对应进气管的连通处设置有布气室。
进一步地,所述布气室由培养室侧壁和隔网拼装组成,隔网中央与培养室侧壁之间安装有可旋转总管,所述总管侧壁连通有多个支管,所述支管开设有出气孔,所述总管套接式连通进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室安装有驱动总管转动的电机,所述总管套接有齿盘,电机的输出端具有与齿盘啮合传动的齿轮。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骆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骆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94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