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终端的压力传感器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9346.9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1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湛承诚;胡林;丁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20 | 分类号: | G01L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雍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8 | 代理人: | 沈汶波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玉屏东大街2***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终端 压力传感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终端的压力传感器及系统。包括悬梁臂、第一柔性线路板、第一压力传感芯片;其中,悬梁臂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智能终端的中框和屏幕的相对的面上;第一压力传感芯片通过第一柔性线路板固定设于悬梁臂上,且第一柔性线路板连接智能终端的终端处理器;当智能终端的屏幕上有压力时,悬梁臂通过重力施压后弯曲形变,第一压力传感芯片检测悬梁臂从初始位置产生弯曲形变后的位移信息,并通过第一柔性线路板将位移信息发送至终端处理器对位移信息处理后,得到压力感应信息,且当智能终端的屏幕上的压力消失时,所述悬梁臂恢复至初始状态的形状,提高了对智能终端的屏幕的控制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终端的压力传感器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移动终端如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手机已经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同时也是大部分人的娱乐设备,随着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屏幕内容越来越多,各种操作手法也越来越多,因此对手机的操作也遇到了各种的问题,例如在如何对手机进行控制。
现有技术当中,通过在屏幕的盖板的头尾两端各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但是此方案的缺陷是,无法实现全屏幕的压力感应,由于结构的限制等原因,压力传感器在工作的时候会出现死角,特别是在手机屏幕的边缘位置,无法进行操作,进而影响了手机的屏占比;而另一种方案就是屏下贴压力感应片,通过检测屏幕的变形曲率来感应屏幕收到的压力,此方案也会存在上述的死角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智能终端的屏幕的控制范围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终端的压力传感器,提高了对智能终端的屏幕的控制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的压力传感器,包括悬梁臂、第一柔性线路板、第一压力传感芯片;其中,悬梁臂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智能终端的中框和屏幕的相对的面上;第一压力传感芯片通过第一柔性线路板固定设于悬梁臂上,且第一柔性线路板连接智能终端的终端处理器;当智能终端的屏幕上有压力时,悬梁臂通过重力施压后弯曲形变,第一压力传感芯片检测悬梁臂从初始位置产生弯曲形变后的位移信息,并通过第一柔性线路板将位移信息发送至终端处理器对位移信息处理后,得到压力感应信息,且当智能终端的屏幕上的压力消失时,悬梁臂恢复至初始状态的形状。
优选地,悬梁臂包括连接臂、第一侧臂、第二侧臂、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其中,连接臂固定设于智能终端的中框上,或连接臂和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同时分别固定设于智能终端的中框和屏幕上;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臂的两端,且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的另一端朝向智能终端的屏幕;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一端的端部的底面分别连接在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的另一端,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底面的相对面连接智能终端的屏幕;第一压力传感芯片通过第一柔性线路板固定设于所述悬梁臂上的第一侧臂或第二侧臂上。
优选地,智能终端的中框连接在连接臂的朝向智能终端的屏幕的面上,且智能终端的中框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分别穿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连接连接臂。
优选地,第一侧臂全等于所述第二侧臂,第一支撑臂全等于第二支撑臂;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连接连接臂时,向着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的相对的面的相对面倾斜。
优选地,第一侧臂与智能终端的屏幕的夹角等于第二侧臂与智能终端的屏幕的夹角相等。
优选地,压力传感器还包括第二柔性线路板、第二压力传感芯片;其中,第一压力传感芯片和第二压力传感芯片,分别通过第一柔性线路板和第二柔性线路板固定设于所述第一侧臂或第二侧臂的相对的面的相对面上,且第一压力传感芯片和第二压力传感芯片不同时在第一侧臂或第二侧臂上,第二柔性线路板连接智能终端的终端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93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