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下向抽采钻孔积水清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8665.8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0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秦帅;沈士成;石淮新;姚韦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E21F16/00;E21F17/0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林慰敏 |
地址: | 23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钻孔 积水 清除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钻孔积水清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下下向抽采钻孔积水清除装置,包括主体、压风支管、抽采支管、透气隔水层、耐压胶管和多个球阀,其中主体上部通过球阀与排水胶管相连,下部与钻孔内的抽采管相连,下部与钻孔内的抽采管相连;压风支管上安装球阀,一端通过耐压胶管接入钻孔底部,另一端与高压风产生装置相连;抽采支管上安装球阀,一端通过透气隔水层与主体相连,另一端与抽采系统相连。本发明通过阀门的开闭组合实现高压风排水与抽采瓦斯切换,操作方便,对抽采的影响小,可根据涌出量定期排水,进而提高瓦斯抽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孔积水清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下下向抽采钻孔积水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煤矿多为井工开采,随着采深增加,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地应力显著增加,煤与瓦斯突出灾害日趋严重。穿层钻孔预抽是最有效的消突方法之一,但下向穿层钻孔孔内容易积水,煤层瓦斯不易解吸、流动进入钻孔,导致抽采效率低下。
针对下向钻孔积水问题,煤矿现场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将压风管路送入钻孔内,利用高压风清除钻孔内积水。中国专利文献CN202788934U公告的《煤矿井下下向孔排水装置》采用专用喷气管压风、专用排渣管排水渣的形式;专利文献CN102865104A公告的《下向抽采钻孔排水装置》在封孔管内敷设风管压风、封孔管回风,水气进入抽采系统进行分离;专利文献CN103557030A在钻孔内布置注气管、抽放管、排水管进行压风排水。经过多年发展,突出煤层钻孔瓦斯抽采较以往发生了根本变化,目前抽采管通常直接进入孔底,起到钻孔维持与抽采瓦斯的双重作用;同时,压风扫孔的水气进入抽采系统分离,对抽采管路影响大。因此,下向穿层钻孔瓦斯抽采技术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压风排水装置变得不适应或不高效,无法有效的应对下向孔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井下下向抽采钻孔积水清除装置,通过阀门的开闭组合实现注高压风排水与抽采瓦斯切换,可根据涌出量定期排水,进而提高瓦斯抽采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井下下向抽采钻孔积水清除装置,包括主体、压风支管、抽采支管、透气隔水层、耐压胶管和多个球阀,其中主体上部通过球阀与排水胶管相连,下部与钻孔内的抽采管相连,下部与钻孔内的抽采管相连;压风支管上安装球阀,一端通过耐压胶管接入钻孔底部,另一端与高压风产生装置相连;抽采支管上安装球阀,一端通过透气隔水层与主体相连,另一端与抽采系统相连。
工作时关闭连接抽采管路的球阀,打开连接排水胶管的球阀和连接压风管路的球阀,高压风流经压风支管、耐压胶管进入孔底,孔底积水在高压风的作用下雾化,随风流涌出孔口的积水清除装置,并经排水胶管排出。排水完毕,关闭连接压风管路的球阀和连接排水管的球阀,打开连接抽采管路的球阀,实现瓦斯抽采。注高压风排水与抽采瓦斯通过阀门的开闭组合进行切换,操作方便,对抽采的影响小,可根据涌出量定期排水,进而提高瓦斯抽采的效果。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高压风排水与抽采瓦斯通过阀门的开闭组合进行切换,操作方便,对抽采的影响小,可根据涌出量定期排水,进而提高瓦斯抽采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示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井下下向抽采钻孔积水清除装置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86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