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浸没式打印粉末床铺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48468.6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1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林方烨;李西亮;邹俊;李治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218 | 分类号: | B29C64/218;B29C64/329;B29C64/30;B29C64/255;B33Y30/00;B33Y4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浸没 打印 粉末 床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浸没式打印粉末床铺设装置。本发明包括工作区、储粉单元、辊轮、移动组件、成型单元和进水单元;进水单元固定安装在工作区的外侧面,成型单元放置在工作区内的底部,工作区的两个内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多个移动组件,成型单元上方的工作区内从下到上设置有辊轮和储粉单元,辊轮和储粉单元的两端均与对应的移动组件滑动连接。本发明中储粉单元的减少了水流扰动,极大适应水下铺粉过程,满足水下作业要求。同时,本装置亦可满足空气中常规铺粉过程,能够实现一机两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的一种打印粉末床铺设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浸没式打印粉末床铺设装置。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技术具有柔性化程度高、产品性能优异和材料适应性广等系列优点,其一直是加工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
增材制造技术可应用于各种加工制造领域,目前对于增材制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空气中加工方法,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浸没式打印装置的需求日益显现,如水下打印装置的性能研究,水下打印产品特性研究等。
水下打印产品相较于空气中加工效率高,层层烧结冷却时间短,高硬度等系列独特特点,同时能够进行水下颗粒动力学研究,拓展现有加工制造领域,不仅能够用于激光成型烧结,也能用于粘结剂喷射打印等其他增材制造方法。但由于目前对于水下打印产品研究甚少,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用于实验的浸没式粉末铺床装置,为液体环境下发展增材制造方法打下重要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浸没式打印粉末床铺设装置,旨在解决水下打印的复杂环境,研究水下打印产品的特点,拓展增材制造的适用领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包括工作区、储粉单元、辊轮、移动组件、成型单元和进水单元;
进水单元固定安装在工作区的外侧面,成型单元放置在工作区内的底部,工作区的两个内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多个移动组件,成型单元上方的工作区内从下到上设置有辊轮和储粉单元,辊轮和储粉单元的两端均与对应的移动组件滑动连接。
所述储粉单元包括储粉盒、卷粉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调整杆;
储粉盒用于盛装预加工粉末;储粉盒的两个外侧面设置有第一齿轮和调整杆,第一齿轮和调整杆的一端形成齿轮调整杆副,储粉盒的底部开口,储粉盒底部的上方设置有卷粉轴,储粉盒的两个外侧面开有活动槽,卷粉轴的两端穿过两侧的活动槽后与对应的调整杆的另一端连接,使得卷粉轴活动安装在储粉盒上,卷粉轴通过调整杆沿着活动槽调整高度,卷粉轴的两端还分别同轴固定套装有第二齿轮,每个第二齿轮与外接电机同轴连接,通过外接电机的驱动,带动卷粉轴的转动;储粉盒的两个外侧面设置有多个上下间隔布置的储粉滑块凸台,多个储粉滑块凸台分别与多个移动组件连接。
所述调整杆具体为:
调整杆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卷粉轴的端部安装在安装孔中,调整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齿条,齿条与第一齿轮形成齿轮调整杆副,调整杆的两端之间开设有燕尾槽,储粉盒的两个外侧面均设置多个调整杆凸台,多个调整杆凸台嵌装在燕尾槽中,使得调整杆在储粉盒的外侧面上下滑动。
所述储粉盒的内外表面光滑,储粉盒的四个转角连接处均设置为波浪式驼峰结构。
所述每个移动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移动基体、同步带、带轮和滑块;
移动基体固定安装在工作区的内侧面上,移动基体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带轮,两个带轮之间套装有同步带,同步带上固定安装有滑块,滑块的底部设置有滚珠,滚珠在移动基体上滑动,滑块直接与辊轮连接或者通过连接杆与储粉单元连接。
与辊轮直接连接的所述滑块为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中部设置有盲孔,辊轮的端部伸入盲孔后安装在滑块上;通过连接杆与储粉单元连接的滑块为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中部设置有凸台,连接杆的一端与储粉单元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套装在第一滑块中部的凸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84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转装置、数据传输方法及通讯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轴承锻造用切料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