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驱动ToMFIR的高速列车悬挂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47424.1 | 申请日: | 2021-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5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吴云凯;苏宇;周扬;朱志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澍 |
| 地址: | 212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驱动 tomfir 高速 列车 悬挂 系统 故障诊断 方法 | ||
1.一种基于数据驱动ToMFIR的高速列车悬挂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高速列车悬挂系统的实际模型和标称模型进行数据建模,得到隐含悬挂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的实际模型的输入输出数据模型和标称模型的输入输出数据模型;
步骤2.利用位移传感器、陀螺仪获取高速列车运行时列车车厢质心的垂向位移、角速度信号及转向架构架质心的垂向位移信号,所述传感器及陀螺仪的信号即为系统输出;
步骤3.利用步骤2中所得实际模型的输入输出数据矩阵和标称模型的输入输出数据矩阵,设计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信息全度量残差;
步骤4.利用步骤3中设计的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信息全度量残差构造评价函数J,结合故障检测报警阈值,在检测指标达到报警阈值时进行报警;
步骤5.利用步骤3中设计的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信息全度量残差,进行悬挂系统传感器微小故障的幅值估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驱动ToMFIR的高速列车悬挂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对实际模型和标称模型进行数据建模的具体过程包括:
步骤1.1.高速列车垂向悬挂系统的离散的实际模型G及标称模型G0可表示为:
其中,A,B,C,Ed,Ef,Ff为空间状态方程相应的系数矩阵;x(k),y(k),u(k),d(k)分别为实际系统的状态变量、输出变量、控制输入变量、轨道扰动激励;f(k)表征所有可能的故障;ξ(k)分别是过程噪声和测量噪声;x0(k),y0(k),u0(k)分别为标称模型的状态变量、输出变量和控制输入变量;
步骤1.2.由步骤1.1中悬挂系统实际模型G的状态空间方程(1),有:
其中yl(k),ul(k),dl(k),fl(k),ξl(k)为堆栈矩阵,Γl,Hu,l,Hd,l,Hf,l,为相应的系数矩阵,具体形式如下
步骤1.3.步骤1.2所得表达式(3)含有状态变量x(k),为消除状态变量x(k),由步骤1.1中离散状态空间方程(1)可得到
其中
步骤1.4.将步骤1.3中所得表达式(5)代入步骤1.2所得表达式(2),有
化简得
yl(k)≈Hu,p,lup,l(k)+Hd,p,ldp,l(k)+Hf,p,lfp,l(k)+He,p,lep,l(k) (8)
其中
考虑时间间隔N,由步骤1.4中所得化简后表达式(8),可得如下隐含悬挂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的高速列车悬挂系统的数据模型:
Yk,l=Hu,p,lUk,p,l+Hd,p,lDk,p,l+Hf,p,lFk,p,l+He,p,lEk,p,l (10)
其中Yk,l,Uk,p,l,Dk,p,l,Fk,p,l,Ek,p,l为数据矩阵;实际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矩阵Yk,l与Uk,p,l,在列车运行时可由传感器、陀螺仪等测量得到;各数据矩阵形式如下:
步骤1.5同理,由步骤1.1中悬挂系统标称模型G0的状态空间方程(2),有:
其中分别为标称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矩阵,分别与Uk,p,l,Yk,l具有相同的形式;并且,在列车运行时可由传感器、陀螺仪等测量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74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夏季水果榨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变压器检修的辅助拆装平台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