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稻提质增效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6522.3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1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贤;王开周;周静;李龙辉;王文华;郭江渝;李承端;卿明敬;晏承兴;张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重庆市万州区甘宁蚕种场);重庆市开州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池州优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98 | 代理人: | 袁辉志 |
地址: | 40415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稻提质 增效 栽培 方法 | ||
1.一种再生稻提质增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品种选择,选用优质杂交水稻品种,保证水稻植株穗层整齐,穗大粒多,综合抗性与株叶型态完美结合,同时剑叶较短、较宽、直立,茎秆较粗,耐肥抗倒,中抗稻瘟病,熟期适中,再生力强,选定品种后进行种子筛选步骤,保证稻种的质量,并进行后续的胚芽发芽和种植;
2)头季稻病虫防治和管理,采用水育秧或机插秧,保证水稻种植的间距,并在种植过程后进行施肥,保证存活率,同时,头季稻稻桩健壮与否对休眠芽的成活率、再生稻正常发苗和产量影响很大,故而需要加强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的专业化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减轻病虫危害;
3)施肥,适时足量施用促芽肥,当头季稻齐穗后20天,亩施促芽肥8-10公斤尿素;
4)收割留桩,在头季稻初步成熟后,保留倒二节,看芽收割头季,70%的植株倒二、三节芽长达2厘米时收割,收割时留桩高度可20厘米左右,收割时减少对稻桩重复辗压;
5)肥水管理,收获头季稻后立即复水,一直灌浅水至接近黄熟时排水,头季稻收后如遇连晴高温天气或稻田缺水时,应注意在收割当日傍晚及后两日早晚浇水泼桩,头季稻收割后1~2天及时施用发苗肥,亩用腐熟清粪水800~1500公斤泼施稻桩,再亩施尿素8~10公斤,施肥时应保持田间有一定水层,遇高温干旱,田间无水施用发苗肥时,可采用叶面喷施,争取多发再生苗,提高再生成穗率,增加有效穗,促进再生稻高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稻提质增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选用的优良杂交水稻品种为优质杂交水稻品种U8优528,全生育期141~168天,平均150.9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稻提质增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进行筛选步骤时,可通过盐水进行浸泡筛选,筛选出空秕子后,通过清水进行冲洗,然后进行消毒催芽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稻提质增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病虫害防治方式具体为:苗期长出一定真叶时,使用加收米液剂喷叶,防治细菌性褐斑病;高温多雨季节需用稲瘟酰胺悬浮剂全株喷洒防治稻瘟病发生;剑叶期前观察有无纹枯病,菌核病等疾病,若有则要使用相关农药防治;抽穗期重点防治稻颈瘟,褐变穗等疾病;水稻经常发生稻螟虫,卷叶虫,使用甲氨基喷雾茎基部防治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稻提质增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应当尽量保证在移栽前施用全年基肥,其中使用氮肥量在全年用肥的四分之一左右,使用钾肥在全年的四分之二左右,同时应当观察植株,发现缺失什么针对补充,在施肥过程时,应当在头季稻收割前10~15天内施肥用以提高头季稻的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稻提质增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收割留桩步骤进行时,应当调整收割设备的留桩高度最少不少于20厘米,同时应当根据整片水稻的生长情况决定是否收割,头季稻在达到85%成熟时可进行收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重庆市万州区甘宁蚕种场);重庆市开州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未经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重庆市万州区甘宁蚕种场);重庆市开州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65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音视频数据共享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显示基板和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