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耳-母排模组焊接过电流可靠性的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6466.3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4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刚;孙德洋;刘建明;马华;陈超;李召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9 | 分类号: | G01R31/389;G01J5/00;H01M50/531;G01J5/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刘二艳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组 焊接 电流 可靠性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耳‑母排模组焊接过电流可靠性的评估方法,所述评估方法包括:检测极耳‑母排模组中每个电芯的内阻值后,对极耳‑母排模组进行红外成像测试,根据红外成像图对所述内阻值进行筛选得到可靠性内阻值数据,随后对所述可靠性内阻值数据进行评估,确定生产检验标准。本发明对通过红外成像图和温度筛选得到可靠性内阻值数据进行进一步地评估分析,确定生产批量检验标准,有效解决红外无损检测方法不适用模组/系统批量出货检验,只适用于个别抽检的技术问题。此外,本发明提供评估方法在前期通过样件确定检验标准后,后期批量检验节省时间,同时为售后失效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电池极耳-母排焊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耳-母排模组焊接过电流可靠性的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极耳是电池与外界能量传递的载体,其一般通过与母排进行焊接,从而与外界进行电连接。极耳-母排作为电气连接的通道,焊接的可靠性就显得至关重要。然而,在极耳-母排的焊接过程中,常由于工艺参数的改变或者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焊接缺陷,其中,虚焊是极耳-母排焊接的一种常见缺陷,虚焊是由空气间隙组成的面积型缺陷,这类缺陷的焊点外观正常。但是,虚焊的存在会产生较大的工作电流,使焊点工作负荷较大,从而造成电路工作不正常,出现时好时坏的不稳定现象,给调试、使用和维护带来重大隐患。因此,各焊接点是否存在虚焊以及虚焊程度的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常用的无损虚焊检测方法,如目测法、X射线、光学检测方法等。其中,红外无损检测具有适用范围广、非接触测量、检测精度高、便于定性定量分析,以及便于观察等优点,被认为是焊点虚焊缺陷检测的一种新方法。但是,红外无损检测需要电池通电足够时间,产生一定的温升,这种方法并不适用模组/系统批量出货检验,只适用于个别抽检。
CN109813765A公开了一种锂离子模组焊接过程中检测虚焊的方法,对焊接完毕的电池模组每一节进行焊接内阻测量;当某个焊点对应的内阻高于阈值,则该电池模组不合格,即为虚焊;将上述合格的电池模组组成电池系统进行大倍率的充电或放电,采用红外热成像仪方法得到电池系统中各电池模组热量分布;当某个电池模组的热量分布高于阈值,则该电池模组不合格,即为虚焊。
CN105445668A公开了一种锂动力电池模组虚焊的检测方法,本检测方法应用焊接情况不同的焊点在通过较大电流时发热不同的原理,检测焊点发热量及热分布来判断其焊接情况。
CN101614688B公开了一种印制电路板虚焊点的红外检测方法,首先使用脉冲热加载装置对被检测焊点进行热加载,同时使用红外热像系统对热加载过程中被检测焊点的表面温度进行连续采集,得到序列热像图;然后在得到的序列热像图,确定被检测焊点上被热加载装置加热的区域;随后在序列热像图上提取被检测焊点上被热加载装置加热的区域在热加载前后温度场的变化曲线图;最后在温度场变化曲线上根据加载前后温度曲线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是否出现拐点来判定焊点是否虚焊。
上述文献均未解决红外无损检测方法不适用模组/系统批量出货检验,只适用于个别抽检的技术问题。因此,合理设计一种检测电池虚焊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只适合个别电池模组/系统抽检的技术问题,能够适用于电池模组/系统批量出货检验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耳-母排模组焊接过电流可靠性的评估方法,对通过红外成像图和温度筛选得到可靠性内阻值数据进行进一步地评估分析,确定生产批量检验标准,能够有效解决红外无损检测方法不适用模组/系统批量出货检验,只适用于个别抽检的技术问题。此外,本发明提供的极耳-母排模组焊接过电流可靠性的评估方法前期通过样件确定检验标准后,后期批量检验节省时间,同时为售后失效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耳-母排模组焊接过电流可靠性的评估方法,所述评估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64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板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绝缘带电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