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箱模具加工磨床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6128.X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3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梅;姜乐明;宋小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梅 |
主分类号: | B24B19/20 | 分类号: | B24B19/20;B24B27/00;B24B41/06;B24B41/00;B24B4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五洲普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0 | 代理人: | 徐慧明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箱 模具 加工 磨床 | ||
本发明涉及磨床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机箱模具加工磨床,包括磨床主体,所述磨床主体上固定安装有机架,所述磨床主体上安装有移动工作台,还包括:移动驱动结构,所述移动驱动结构安装在机架;磨削部,所述磨削部与移动驱动结构相连接,所述磨削部包括第一磨轮、第二磨轮、与移动驱动结构相连接的升降块;对称安装在移动工作台上的两组夹持机构,当移动工作台移动时,被夹持机构限位的工件与移动工作台相对静止。磨床实现以大于单一磨轮的背吃刀量的切削深度进行安全快速的磨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磨床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机箱模具加工磨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加工磨床的加工性能受限于磨轮的质量,即一张磨床对工件进行一次磨削去除的切削层的厚度受磨轮品质的影响,为了以更高效安全的对工件进行磨削,往往需要更换更好的磨轮,因而缺乏一种以现有的磨轮为基础却可提高切削深度的磨床。
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机箱模具加工磨床,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箱模具加工磨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箱模具加工磨床,包括磨床主体,所述磨床主体上固定安装有机架,所述磨床主体上安装有移动工作台,还包括:
移动驱动结构,所述移动驱动结构安装在机架;
磨削部,所述磨削部与移动驱动结构相连接,所述磨削部包括第一磨轮、第二磨轮、与移动驱动结构相连接的升降块,第一磨轮通过一组双出轴电机连接有第一角传动部,第二磨轮通过另一组双出轴电机连接有第二角传动部,所述第一角传动部通过联动板与第二角传动部连接,所述升降块与机架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块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与第一角传动部相连接,所述支撑底板通过电机架一与一组双出轴电机相连接,所述支撑底板通过升降结构与第二角传动部相连接,所述升降结构用于调节第二角传动部的高度,所述升降结构通过电机架二连接有另一组双出轴电机;
对称安装在移动工作台上的两组夹持机构,当移动工作台移动时,被夹持机构限位的工件与移动工作台相对静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升降结构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支撑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一侧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主动伸缩杆,所述第一主动伸缩杆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电机架二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与支撑底板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与第二角传动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与电机架二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一角传动部与第二角传动部的组成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角传动部包括与双出轴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有轴架,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滑轴,所述滑轴滑动连接有套轴件,所述套轴件转动连接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滑动连接有立柱,所述滑动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芯轴,两组芯轴均与联动板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一角传动部的轴架和立柱均与支撑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角传动部的轴架和立柱均与升降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移动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驱动模块和与驱动模块固定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与升降块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与移动工作台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一侧安装有第二主动伸缩杆,所述第二主动伸缩杆固定连接有压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电机架一和电机架二上均固定连接有砂轮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梅,未经周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61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