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以太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6014.5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2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健;李东军;付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挚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6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荣颖佳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以太网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以太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方法应用于发送节点,方法包括:基于车辆VIN码对以太网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密文;基于密文和车辆VIN码,生成第一消息认证码;将密文和第一消息认证码发送至接收节点,以使接收节点根据密文和第一消息认证码进行验证和密文处理。本申请能够基于车辆VIN码进行数据加密,生成消息认证码,以进行验证,保证以太网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软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以太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数字化和网联化的迅速发展,汽车也越来越会成为黑客攻击的对象。汽车被攻黑客攻击之后,除了汽车无法行使,监控隐私等影响,还会通过篡改数据改变汽车基本功能,包括控制横向,纵向的输出等,因此汽车网络安全非常重要,尤其是带有以太网控制器的网络安全尤为重要。
带有以太网的接口的控制器连接到网络中被黑客攻击之后,黑客可以通过该控制器给其他控制器发送篡改过的指令和数据,以此来控制汽车。因此针对车载以太网的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数据保护十分有必要,尤其是自动驾驶相关节点的数据非常重要,比如激光雷达,智能摄像头等。
目前车载以太网控制器之间相互通信存在的潜在问题有:数据通信大多采用明文传输,数据容易被截取和篡改;数据的完整性不能保证,数据篡改之后发送到其他节点无法识别,无法防止其他非法节点的攻击,包括发送大量无效数据等。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以太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基于车辆VIN码进行数据加密,生成消息认证码,以进行验证,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以太网数据传输方法,方法应用于发送节点,方法包括:基于车辆VIN码对以太网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密文;基于密文和车辆VIN码,生成第一消息认证码;将密文和第一消息认证码发送至接收节点,以使接收节点根据密文和第一消息认证码进行验证和密文处理。
进一步的,上述基于车辆VIN码对以太网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密文的步骤,包括:对车辆VIN码进行第一预设运算,生成第一密钥;利用第一密钥对以太网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密文。
进一步的,上述基于密文和车辆VIN码,生成第一消息认证码的步骤,包括:对车辆VIN码进行第二预设运算,生成第二密钥;利用第二密钥对密文进行加密,得到第一消息认证码。
进一步的,上述将密文和第一消息认证码发送至接收节点的步骤,包括:将密文和第一消息认证码组合在一起,发送至接收节点;组合方式包括:将第一消息认证码置于密文的前面、中间或后面;或者,将密文和第一消息认证码作为连续的两帧数据分开发送至接收节点;其中,密文中设置有标志位,标志位用以表征第一消息认证码和密文相关联。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载以太网数据传输方法,方法应用于接收节点,方法包括:接收发送节点发送的密文和第一消息认证码;密文为基于车辆VIN码加密的以太网传输数据;根据密文和车辆VIN码,计算得到第二消息认证码;判断第二消息认证码和第一消息认证码是否相同;如果否,丢弃密文;如果是,处理密文。
进一步的,上述根据密文和车辆VIN码,计算得到第二消息认证码的步骤,包括:利用和发送节点相同的计算方式,对密文和车辆VIN码进行计算,得到第二消息认证码。
进一步的,上述处理密文的步骤,包括:利用和发送节点相同的计算方式,得到目标密钥;应用目标密钥对密文进行解密处理,得到密文对应的以太网传输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载以太网数据传输装置,所装置应用于发送节点,装置包括:加密模块,用于基于车辆VIN码对以太网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密文;第一认证码计算模块,用于基于密文和车辆VIN码,生成第一消息认证码;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密文和第一消息认证码发送至接收节点,以使接收节点根据密文和第一消息认证码进行验证和密文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挚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挚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60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