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力容器的无损探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45907.8 | 申请日: | 2021-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5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兴安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N21/01;G01N23/00;G01N29/04;G01N29/22;G01N29/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容器 无损 探测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压力容器的无损探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探测箱,探测箱的一侧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侧设有导向板,导向板的外侧设有放置移动板,放置移动板的顶侧设有压力容器,探测箱的顶侧设有电机一,电机一的轴端设有连接盘,连接盘的底侧设有双作用气缸,双作用气缸的两侧轴端分别设有单向气缸一、单向气缸二,单向气缸一、单向气缸二的轴端分别设有探测头一、探测头二,探测箱的一侧设有显示控制台,该压力容器的无损探测装置,操作方便快捷,机械化自动探测,高效高质量工作,人力消耗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容器的无损探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无损检测就是指在检查机械材料内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不伤害被检测对象内部组织的前提下,利用材料内部结构异常或缺陷存在引起的热、声、光、电、磁等反应的变化,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件内部及表面的结构、状态及缺陷的类型、数量、形状、性质、位置、尺寸、分布及其变化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无损检测是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无损检测的重要性已得到公认,主要有射线检验(RT)、超声检测(UT)、磁粉检测(MT)和液体渗透检测(PT) 四种。其他无损检测方法有涡流检测(ECT)、声发射检测(AE)、热像/红外(TIR)、泄漏试验(LT)、交流场测量技术(ACFMT)、漏磁检验(MFL)、远场测试检测方法(RFT)、超声波衍射时差法(TOFD)等。
现有的无损检测大多数都是都是人工无损检测,消耗人力大,大部分无损检测设备探测不全面,而且压力容器放置稳定性差,不具备减震效果,在移动的时候易受到外界干扰,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压力容器的无损探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压力容器的无损探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压力容器的无损探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探测箱,所述探测箱的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侧固定设有导向板,两个所述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一侧间固定设有驱动装置,导向板的外侧活动套接设有放置移动板,所述放置移动板的顶侧活动连接设有压力容器,所述探测箱的顶侧通过卡扣可拆卸式连接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轴端固定设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底侧通过卡扣可拆卸式连接设有双作用气缸,所述双作用气缸的两侧轴端分别通过卡扣可拆卸式连接设有单向气缸一、单向气缸二,所述单向气缸一、单向气缸二的轴端分别通过螺纹转动连接设有探测头一、探测头二,所述探测箱的一侧固定设有显示控制台。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通过卡扣可拆卸式连接设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轴端固定连接设有螺纹导向杆,所述螺纹导向杆的外侧通过螺纹转动套接设有移动条,所述移动条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放置移动板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放置移动板的顶侧固定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设有若干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导向板的一侧且位于放置移动板的下方滑动连接设有缓冲台,所述缓冲台为空腔结构,所述缓冲台的顶侧滑动连接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底侧固定设有若干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位于缓冲台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缓冲台的底侧固定设有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侧固定设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导向板的一侧固定设有润滑槽,所述润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设有润滑块,所述润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放置移动板的一侧,所述导向板的顶侧固定设有滚珠滑槽,所述导向板与滚珠滑槽相对的一侧活动连接设有若干滚珠,所述滚珠位于滚珠滑槽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放置移动板的顶侧通过卡扣可拆卸式连接设有探测头三,所述探测头一、探测头二、探测头三分别为红外线探伤装置、X光射线探伤装置、超声波探伤装置。
优选的,所述压力容器的无损探测装置工作方法,包括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兴安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兴安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59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搅拌站无码控制器校称方法
- 下一篇:射频识别标签、射频识别系统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