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聚苯胺掺杂的全钒液流电池用导电塑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45457.2 | 申请日: | 2021-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5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福;丁治天;韩慧果;冯俊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12;C08K9/04;C08K7/2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 地址: | 610306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市青白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苯胺 掺杂 全钒液 流电 导电 塑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全钒液流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聚苯胺掺杂的全钒液流电池用导电塑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基于聚苯胺掺杂的全钒液流电池用导电塑料及制备方法。该基于聚苯胺掺杂的全钒液流电池用导电塑料是将聚烯烃40~60份和改性膨胀石墨40~60份熔融共混后制得。所制备的导电塑料被制作成双极板时,其电阻率为12~186mΩ·cm,弯曲强度为24~42MPa,抗拉强度为22~37MPa。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全钒液流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聚苯胺掺杂的全钒液流电池用导电塑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绿色能源革命推进,可再生绿色能源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风电和光伏发电成为重点发展的方向。但风电、光伏发电等发电方式受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造成其电力输出不稳定,易造成电网的波动,因此出现了“垃圾电”、“弃电”等现象。为了新能源的推广和使用,完成“双碳”目标,储能成为一个很好的解决措施。储能是指将富余的能量通过不同方式储存起来,以便在需要时利用的技术。通过储能可以实现电网的削峰填谷,保证电网的平稳运行。目前的储能设施中,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物理储能方式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比较大,很多场所无法进行布置。化学储能(主要是电池储能)具有可快速布置,规模可控等优势。其中全钒液流电池具有安全可靠、环境友好、有一定过载和深放电能力等优点,在储能技术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中电堆是核心,其由电极、液流框、离子交换膜、双极板、端板等部件构成。其中双极板的功能主要是隔绝正负极电解液,并形成电流通路。由于全钒液流电池中电解液是酸性水溶液,因此必须要求双极板具有很好的耐酸和耐腐性。目前研究认为基于石墨填充的导电塑料是最适用于全钒液流电池双极板的材料。其中,石墨填料提供完整的导电通路,塑料起物理支撑和防腐蚀的作用。为了提高双极板的导电性,往往需要较高的石墨填充量,但这导致材料整体的力学性能较差。且由于石墨与聚合物基材的相容性差,混合后两相之间均一性差,造成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双重损失。如何实现导电性和力学性能的平衡是制备高性能全钒液流电池用双极板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聚苯胺掺杂的全钒液流电池用导电塑料及制备方法,该全钒液流电池用导电塑料能同时满足全钒液流电池导电性和力学性能的要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基于聚苯胺掺杂的全钒液流电池用导电塑料,包括如下质量配比的原料:聚烯烃40~60份,改性膨胀石墨40~60份。
其中,所述聚烯烃包括聚乙烯、聚丙烯中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改性膨胀石墨是通过苯胺在膨胀石墨表面原位聚合和质子酸掺杂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膨胀石墨是将膨胀石墨、苯胺、十二烷基苯磺酸均分散于水中,冷却至-10~-20℃,加入二硫酸铵,搅拌反应后,过滤、干燥。
进一步地,所述膨胀石墨、苯胺、十二烷基苯磺酸、水、二硫酸铵重量比为100:4~8:20~30:220~180:4~8。
优选地,所述膨胀石墨、苯胺、十二烷基苯磺酸、水、二硫酸铵重量比为100:5:25:200:5。
其中,所述膨胀石墨粒径小于100目。
本发明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基于聚苯胺掺杂的全钒液流电池用导电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烯烃40~60份和改性膨胀石墨40~60份熔融共混后,即得。
其中,所述熔融共混方式为密炼混合加单螺杆挤出造粒或双螺杆混合加单螺杆挤出造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54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