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摔功能的节能型户外移动电源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345206.4 | 申请日: | 2021-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2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清昌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快马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2 | 代理人: | 赵亮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节能型 户外 移动 电源 | ||
本发明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摔功能的节能型户外移动电源,包括保护盒,保护盒中设置有电池组,保护盒的壳体中嵌入排风机构,保护盒的内腔壁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聚气槽,保护盒的壳体上开设有L型主管腔、集散管腔和支管腔,本发明实现了户外移动电源高效散热降温的效果,通过在移动电源两侧的控制组件中设置防护机制,移动电源在非使用状态,一旦有外界异物的入侵,水渍冲击或是灰尘气流,都会触发防护机制,短时间内控制组件的通道被封堵,这样有效避免异物侵入到电池组中,确保电池组的安全,通过在保护盒上易受到冲击的部分设置橡胶保护层,提高移动电源的防摔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摔功能的节能型户外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户外移动电源是现在很多户外自驾爱好者必备的工具,在野营,自驾路途休息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因户外环境的不同,户外移动电源在使用中,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要得到很好的保证,因此,其散热、防水,防尘性能必须满足户外多种环境的使用才行,户外移动电源是一种可携带的小型设备,极大地方便户外出行的人们,移动电源自身能储备电能,可以对众多的手持用电设备进行快捷充电,特别应用在没有外部电源供应的场合,户外移动电源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的户外移动电源通过在电源外部设置橡胶防护层,进而起到防摔抗冲击的效果,此外户外移动电源自身的散热性能决定了其使用寿命和人们的使用体验,对移动电源进行改进设计,提高其散热能力,对移动电源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普通的移动电源上设置的散热孔无法有效的抵御异物的侵入,需要在移动电源的散热处设置防护机构,进而提高移动电源的安全散热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摔功能的节能型户外移动电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摔功能的节能型户外移动电源,包括保护盒,所述保护盒中设置有电池组,保护盒的壳体中嵌入排风机构,所述保护盒的内腔壁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聚气槽,所述保护盒的壳体上开设有L型主管腔、集散管腔和支管腔,所述L型主管腔的一端延伸到保护盒外部,L型主管腔的另一端连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集散管腔,集散管腔的一侧连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管腔,支管腔一端延伸到聚气槽中,聚气槽的一侧连接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嵌入在保护盒的壳体中,控制组件一端延伸到保护盒外部。
优选的,所述保护盒一端固定有橡胶面板层,保护盒的板体两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板槽。
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阀、气管和控流组件,所述气管的一端延伸到聚气槽中,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控流组件,控流组件设置在保护盒的外壁上,气管的一侧连接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一弹簧、活动体和导向桶,所述导向桶的一端和气管相连通,导向桶的内腔中活动套接有活动体和第一弹簧,所述活动体的一端接触有第一弹簧,活动体的另一端延伸到气管中,活动体形状为圆筒一端一体连接半球壳体,活动体的半球壳体端延伸到气管中。
优选的,所述控流组件包括吸盘、外筒、外罩、内罩组件、压力组件和定位环板,所述外罩为一端开口的圆台壳体状,外罩的内腔中设置有内罩组件,外罩的开口端位置固定有定位环板,定位环板和内罩组件之间连接有若干均匀环设的压力组件,气管的一端延伸到外罩中,且气管端部两侧的外罩上固定有吸盘,吸盘的一侧设置有外筒,外筒设置在内罩组件上。
优选的,所述内罩组件包括控流阀、回弹组件和内罩,所述内罩为一端开口的圆台壳体状,内罩的内腔中设置有回弹组件,内罩的底板中部开设压力孔,压力孔中设置有内罩组件,外筒固定在内罩上,内罩的底板上开设有控制管腔,控制管腔的一端延伸到外筒的内腔中,且控制管腔的另一端延伸到压力孔中。
优选的,所述回弹组件包括制动盘、活塞柱和第二弹簧,所述活塞柱的一端延伸到压力孔的内腔中,活塞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制动盘,制动盘和内罩之间垫有第二弹簧,所述活塞柱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中设置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固定在压力孔的内壁上,且控制管腔和压力孔的对接口设置在控流阀和活塞柱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清昌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清昌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52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烟囱内壁防腐清洁装置
- 下一篇:培养蓝莓组织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