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人脸识别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4873.0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0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曹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婧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H05K7/20;H05K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识别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人脸识别检测方法,属于人脸识别领域,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人脸识别检测方法,本方案可以实现通过固定框内的水对控制终端机构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随后使形变弹簧受热发生形变,然后推动滑杆向上移动,带动滑板向上滑动,随后会使得通电芯与通电块相连并通电,使得软磁铁氧体受电,随后由软磁铁氧体产生磁力并对球形磁铁块产生排斥,使得球形磁铁块弹起并撞击横杆并上移挤压通孔球囊将内部的气体喷入出气管道内,对采集器表面的灰尘进行吹散,而横杆通过拉伸弹簧恢复原位反复如此,由此对控制终端机构运转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并通过热量将其进行转换对采集器表面的灰尘进行清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识别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人脸识别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在现有技术中,当通过摄像头对人脸图像进行采集时,可能会因外界的灰尘附着于摄像头的表面导致其表面被遮盖,使得采集人像效果不佳,导致采集工作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人脸识别检测方法,它可以实现在控制终端机构运作后,通过固定框内的水对控制终端机构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随后使形变弹簧受热发生形变,然后推动滑杆向上移动,带动滑板向上滑动,随后会使得通电芯与通电块相连并通电,使得软磁铁氧体受电,随后有软磁铁氧体产生磁力并对球形磁铁块产生排斥,使得球形磁铁块弹起并撞击横杆,使得横杆上移并挤压通孔球囊将内部的气体喷入出气管道内,由出气管道将喷出的气体对采集器表面的灰尘进行吹散,随后横杆通过拉伸弹簧恢复原位,反复如此,可对控制终端机构运转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并通过热量将其进行转换对采集器表面的灰尘进行清除,以此使得采集器表面保持干净的状态。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人脸识别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摄像头采集人脸图像,对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得清晰的人脸图像;
S2、从清晰的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特征区块,其中,所述人脸特征区块包括眼睛区块、颌区块、嘴唇区块、眉毛区块以及鼻子区块中的至少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人脸识别检测方法;
S3、将人脸特征区块、清晰的人脸图像及其对应的身份信息存储于平台中,并将人脸特征区块与清晰的人脸图像以及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绑定并建立唯一的映射关系;
S4、将人脸特征区块传输到人脸识别装置,并存储于人脸特征区块库;
S5、人脸识别装置提取待识别的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区块,并将待识别的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区块分别与人脸特征区块库中的人脸特征区块进行比对,当比对成功时,获取与待识别的人脸图像相匹配的清晰的人脸图像及其对应的身份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婧,未经曹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48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铝二元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提高外延生长晶圆对位通过率的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