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G小基站设备自动维护及调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4405.3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1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姚少彬;刘航宇;杨文武;王鹏程;徐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先锋绿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明信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H04W2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之于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7 | 代理人: | 何志欣 |
地址: | 850030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拉萨***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站设备 自动 维护 方法 | ||
1.一种5G小基站设备自动维护及调优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小基站设备(1)、用户设备(2)和预警模块(3),
所述小基站设备(1),服务于其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设备(2),用以实现其与用户设备(2)之间的通信链路以及用户设备(2)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换;
所述用户设备(2),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指示向小基站设备(1)发送业务数据;
所述预警模块(3),其包括负荷迁移分析模块(301)、通信影响分析模块(302)和预警敏感分析模块(303),所述预警模块(3)可基于业务数据及其对小基站设备(1)的相关状态参数并结合预储的预警触发规则分析得出对该小基站设备(1)故障发生的预警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模块(3)可结合预储的预警触发规则对由所述负荷迁移分析模块(301)、通信影响分析模块(302)和预警敏感分析模块(303)根据业务数据及小基站设备(1)的相关状态参数分别计算得出的负荷迁移数据、通信影响数据和预警敏感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出对该小基站设备(1)故障发生的预警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模块(3)可通过配置在小基站设备(1)中的至少一个监控设备(101)来采集和监测小基站设备(1)的相关状态参数,并且当其监测到相关状态参数异常时和/或当其接收到用户设备(2)反馈的网络异常时所述预警模块(3)可在长期设备监控模式、短期设备预警模式和反馈处理模式之间转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模块(3)还被配置为:
当小基站设备(1)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监听当前的通信链路是否空闲;
若监听到当前的通信链路空闲,则在所述通信链路空闲的时间长度达到预设时间长度时,预警模块(3)通过请求小基站设备(1)与宏基站建立通信链路的方式检查该小基站设备(1)的通信服务能力是否正常和/或其在宏基站侧的状态记录是否正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模块(3)还被配置为:
当小基站设备(1)处于普通休眠状态、增强休眠状态或深度休眠状态时,监听宏基站周期性向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小基站设备(1)发送的心跳包;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心跳包,以向云端服务器(4)反馈宏基站的通信服务出现故障的方式控制该小基站设备(1)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以保障网络的及时覆盖。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敏感分析模块(303)被配置为:
获取基于智能计算对各小区的历史业务负荷数据建模预测所得到的关于当前小基站设备(1)的日业务负荷量;
基于预测得到的日业务负荷量和当前小基站设备(1)的实际业务负荷量,可处理得到在发现异常后的预设时间段内的预测业务负荷量;
通过将预测业务负荷量与预警触发规则中的业务负荷量阈值进行比对,可按照实现有效负荷迁移的难易程度处理输出当前小基站设备(1)的预警敏感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迁移分析模块(301)被配置为:
通过宏基站获取与之相邻的可作为当前小基站设备(1)的负荷迁移对象的至少一个小基站设备(1)的信息;
在假设当前小基站设备(1)需要进行负荷迁移的情况下,基于邻区的休眠程度、可接受负荷迁移量、进行负荷迁移后相关用户设备(2)的通信质量、小区业务价值等级中的一个或几个,输出分别与不同负荷迁移量级相对应的负荷迁移对象列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影响分析模块(302)被配置为:
基于监测到异常的相关状态参数对当前小基站设备(1)进行故障预测,处理得出与之相对应的可能发生的至少一种故障信息;
通过假设分析在所预测得到的故障信息下对用户设备(2)的通信质量的影响和/或用户的接受程度,可按照分别与至少一种故障信息相对应的方式处理输出当前小基站设备(1)的通信影响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先锋绿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明信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西藏先锋绿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明信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44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节能小区快速筛选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活污水用生态湿地一体化设备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