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丝印图案标识外饰喷涂零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3815.6 | 申请日: | 2021-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1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瑞;杨柳;秦博;江水泉;黄星星;曹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光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7/26 | 分类号: | B05D7/26;B05D1/30;B05D1/36;B05D1/38;B05D3/00;B05D3/02;B05D7/00;B41M1/12;B41M1/26;B41M1/40;B41M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1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印 图案 标识 喷涂 零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丝印图案标识外饰喷涂零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带丝印图案标识外饰喷涂零部件包括外饰喷涂零部件基材和外饰喷涂零部件涂层,外饰喷涂零部件涂层涂敷在外饰喷涂零部件基材上;经过本发明得到的带丝印图案标识的外饰喷涂零部件的图案标识呈现在汽车的外部表面,适应长期暴露在日晒雨淋的环境中,紫外线的照射、高低温的变化等较恶劣的外部环境,实现了汽车外饰零部件个性化图案标识定制批量生产的要求,使汽车外观造型更富于视觉冲击绚丽多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丝印图案标识外饰喷涂零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中短途出行的一种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汽车已经快速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内汽车市场也呈现井喷态势,传统燃油车、纯电动、智能互联网等各式各样的汽车百花齐放,同时消费者对汽车的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各种消费嗜好也变得越来越多样。为了使汽车更具个性或更富有特色,就出现在汽车外壳体上或外饰零部件上增加图案标识的需求,例如增加LOGO、增加图案等。
汽车外饰零部件的使用环境相比较于汽车内饰零部件的使用环境恶劣,例如汽车外饰零部件长期需要暴露在日晒雨淋的环境中,经常承受紫外线的照射、高低温的变化、酸碱性雨淋等,通过现有方式或技术增加的汽车外饰零部件的图案标识在恶劣环境无法达到工业应用或日常使用的要求或指标,其不仅仅使用寿命短,还存在外饰附着力较低、耐氙灯外饰老化褪色等现象。
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既能满足汽车外饰零部件增加图案标识的多样性个性化要求,又能保证保障工业应用或日常使用的要求或指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带丝印图案标识外饰喷涂零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依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带丝印图案标识外饰喷涂零部件,所述带丝印图案标识外饰喷涂零部件包括外饰喷涂零部件基材和外饰喷涂零部件涂层,外饰喷涂零部件涂层涂敷在外饰喷涂零部件基材上。其中,外饰喷涂零部件基材为树脂类材质及金属类材质。
优选地,外饰喷涂零部件涂层包括油漆涂层及油墨涂层。油漆涂层进一步包括底漆层、色漆层及清漆层。用于油墨涂层的油墨主要包括主剂、稀释剂及固化剂。
依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带丝印图案标识外饰喷涂零部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外饰喷涂零部件基材上挂,然后经过一次擦净、二次擦净、静电除尘确保外饰喷涂零部件基材表面的油污及灰尘清理干净;
步骤S2,对外饰喷涂零部件基材进行底漆工序涂装及流平处理;
步骤S3,对外饰喷涂零部件基材进行色漆工序涂装及流平处理;
步骤S4,将步骤S3中得到的外饰喷涂零部件基材放置在高温烤箱内,在50℃-100℃的温度下以流水线形式进行30分钟-60分钟烘干并下线;
步骤S5,将步骤S4得到的外饰喷涂零部件基材进行丝印工序处理,通过网版将图案标识印刷在色漆表面然后常温干燥2分钟—10分钟,其后将带有图案标识的外饰喷涂零部件基材上挂到喷涂挂具上;
步骤S6,进行清漆涂装及流平工序处理,将经过清漆涂装及流平工序处理的外饰喷涂零部件基材放置在高温烤箱内,在50℃-100℃的温度下以流水线形式进行30-60分钟烘干并下线;
步骤S6,对步骤S6得到的带丝印图案标识的外饰喷涂零部件进行精饰处理和外观检查,然后运输到成品库。
优选地,步骤S4中,将步骤S3中得到的外饰喷涂零部件基材放置在高温烤箱内,在80℃±5℃的温度下以流水线形式进行30分钟-60分钟烘干并下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光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襄阳光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38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