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轮廓三轴动中通天线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43793.3 | 申请日: | 2021-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9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杨亚军;赵航;李洪强;黄元庆;李增科;解建伟;吴旭;郭云玲;程东起;宫玉松;闫少雄;米宏伟;刘昕;张立军;张硕;王小宇;李胜;马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24;H01Q3/02;H01Q15/14;H01Q19/10 |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廓 三轴动中 通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轮廓三轴动中通天线,属于天线技术领域。该天线包括方位旋转结构、俯仰结构、交叉结构和天线反射面,天线反射面位于俯仰结构上;交叉结构位于方位旋转结构上,且交叉结构的交叉扇齿轮与方位旋转结构的方位齿轮之间具有夹角,方位旋转结构围绕方位齿轮中心处的方位旋转轴转动;俯仰结构位于交叉结构上,俯仰扇齿轮垂直于交叉扇齿轮和方位齿轮,且俯仰轴、交叉轴和方位旋转轴交于一点,该点位于天线反射面最大口径面的中心。本发明实现了旋转轮廓的最小化,最小外轮廓即为反射面的口径,大大减小了重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轮廓三轴动中通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低轨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地面站天线提出了小型化、轻量化的要求。
目前动中通天线对准目标是通过伺服座架实现的,ACE座架即方位、交叉、俯仰三轴构成的座架型式广泛用于需要高仰角跟踪目标的场合。发展至今,传统的ACE座架型式的动中通天线在尺寸轮廓缩小上已到瓶颈,且通常采用三套轴承系统实现结构传动,重量较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轮廓三轴动中通天线。该天线实现了旋转轮廓的最小化,最小外轮廓即为反射面的口径,大大减小了重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小轮廓三轴动中通天线,包括方位旋转结构、俯仰结构、交叉结构和天线反射面,所述天线反射面位于俯仰结构上;所述交叉结构位于方位旋转结构上,且交叉结构的交叉扇齿轮与方位旋转结构的方位齿轮之间具有夹角,方位旋转结构围绕方位齿轮中心处的方位旋转轴转动;所述俯仰结构位于交叉结构上,俯仰扇齿轮垂直于交叉扇齿轮和方位齿轮,且俯仰轴、交叉轴和方位旋转轴交于一点,该点位于天线反射面最大口径面的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交叉结构包括交叉扇齿轮和交叉固定架,其中,交叉固定架位于方位盘上表面的外侧且朝方位盘的中心倾斜;所述交叉固定架为U型结构,交叉扇齿轮约束于U型结构的两夹板之间;所述两夹板之间还设有至少两组与夹板垂直的第一滑轮,每组第一滑轮均约束在第一弧线上;两夹板之间的交叉扇齿轮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弧线位置对应的第一弧形轨道,且第一弧线和第一弧形轨道的圆心均与交叉扇齿轮的齿根圆的圆心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轨道为第一弧形凸起,同一组的两个第一滑轮夹紧第一弧形凸起的同一位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轴向定位的第二滑轮组,所述第二滑轮组固定在夹板上且平行于夹板;所述第二滑轮组紧压第一弧形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俯仰结构包括俯仰扇齿轮;所述交叉扇齿轮的两端均设有俯仰支撑板,且两俯仰支撑板正对;所述俯仰支撑板内侧还设有至少两组与俯仰支撑板垂直的第三滑轮,每组第三滑轮均约束在第二弧线上;俯仰交叉扇齿轮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弧线位置对应的第二弧形轨道,且第二弧线和第二弧形轨道的圆心均与俯仰扇齿轮的齿根圆的圆心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弧形轨道为第二弧形凸起,同一组的两个第三滑轮夹紧第第二弧形凸起的同一位置;且所述第二弧形凸起的半径大于俯仰扇齿轮的齿根圆半径。
进一步的,所述俯仰结构还包括反射面安装座和尼龙柱;所述反射面安装座固定于两俯仰扇齿轮之间;所述尼龙柱固定于俯仰支撑板上,且尼龙柱压紧第二弧形凸起,用于俯仰扇齿轮的轴向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方位旋转结构包括方位盘和方位齿轮;所述方位齿轮固定于方位盘的中心,方位齿轮通过方位驱动电机带动方位盘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交叉结构还包括交叉电机;所述交叉电机固定其中一夹板上,交叉电机的输出轴末端齿轮与交叉扇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俯仰结构还包括俯仰电机;所述俯仰电机固定于其中一俯仰支撑板上,且俯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齿轮与俯仰扇齿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37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宽频带稳定宽波束腔振子天线
- 下一篇:一种镀锌电线管及其制造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