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螺杆挤出机真空系统低分子凝聚物与气体分离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42102.8 | 申请日: | 2021-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7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任天斌;王勇;胡毅;陈小平;丁海军;鄢勋;聂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集萃功能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8/08 | 分类号: | B29C48/08;B29C48/40;B29C48/76;B29C48/92;B01D4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螺杆挤出机 真空 系统 分子 凝聚 气体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双螺杆挤出机真空系统低分子凝聚物与气体分离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外部连接有用于气体进出的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外部连接有真空测量探头,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可拆卸隔板,且所述隔板的外表面为粗糙面,所述隔板的边缘面与所述设备主体的其中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一定的距离,所述出气口的外部连接有真空设备,所述设备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排污口。该装置具有可以避免真空度变差以及真空泵叶轮被卡住的同时,不用频繁的对隔板进行清洗,减少了清洗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分子凝聚物分离领域,尤其涉及双螺杆挤出机真空系统低分子凝聚物与气体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双螺杆挤出机是聚合物改性加工常用设备,现已广泛用于聚合物的共混、填充和增强改性,还有用于特殊的反应性挤出改性。双螺杆挤出机在聚乙烯薄膜的生产中是关键设备,它将配方物料混合,熔融,输送。
现有技术中,如申请CN107696452A中,其通过在真空罐中设置钢丝网,将低分子物质凝结在筛网上,然而钢丝网面积有限,钢丝网开口过大时,大量低分子物质会通过开口进入真空泵将真空泵堵塞,反之将开口设置较小后,凝结在钢丝网上低分子物质很快就会将钢丝网堵塞,则需要频繁换真空罐进行清洗,费时费力。
在熔融、输送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气体挥发物、低分子凝聚物,这些气体挥发物和低分子凝聚物如果跟随物料到达模头,则容易导致聚乙烯薄膜产生厚度不均匀、甚至空洞现象的出现,而由于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持真空模式,因此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必须设置真空装置将这些气体挥发物、低分子凝聚物抽出,若抽真空时将双螺杆挤出机的排气口与真空泵直接相连则会有大量的低分子凝聚物被抽到真空泵里面引起真空度变差和真空泵叶轮被卡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双螺杆挤出机真空系统低分子凝聚物与气体分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双螺杆挤出机真空系统低分子凝聚物与气体分离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外部连接有用于气体进出的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外部连接有真空测量探头;
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可拆卸隔板,且所述隔板的外表面为粗糙面,所述隔板的边缘面与所述设备主体的其中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一定的距离;
所述出气口的外部连接有真空设备;
所述设备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排污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隔板设置为一组或者多组,所述隔板设置为多组时,相邻所述隔板的上端面或者下端面分别与所述设备主体的内壁上端面或者下端面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隔板表面粗糙度Ra的范围为20μm≤Ra≤100μ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均水平设置,所述隔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9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真空设备的内部包括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外部连接有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的末端连接在循环水槽中,所述循环水槽的外部连接有水环真空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靠近所述出气口的所述隔板外表面的粗糙度小于靠近所述进气口的所述隔板的外表面的粗糙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设备主体为圆柱或者棱柱,圆柱的直径范围为100㎜-1000㎜,圆柱的高度范围为200㎜-3000㎜,棱柱的高度范围为200㎜-300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隔板的边缘面与所述设备主体的其中一侧内壁的距离不大于50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排污口设置有一组或者多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集萃功能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集萃功能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21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