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加权干扰的智能分布式频谱动态共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2086.2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8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杜智勇;汪西明;陈嘉琦;费长江;徐坤;蔡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14 | 分类号: | H04W16/14;H04W16/1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张英 |
地址: | 410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加权 干扰 智能 分布式 频谱 动态 共享 方法 | ||
1.一种基于加权干扰的智能分布式频谱动态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无线终端节点检测并上报的潜在干扰无线接入节点集;
S2.基于所述潜在干扰无线接入节点集分别获取其他无线接入节点对自身的单向潜在加权干扰;
S3.与所述其他无线接入节点交互各自的单向潜在加权干扰,获取对应的双向潜在加权干扰;
S4.获取无线终端节点检测并上报的干扰无线接入节点集;
S5.基于所述双向潜在加权干扰和所述干扰无线接入节点集获取实际加权干扰;
S6.基于所述实际加权干扰更新信道选择概率向量;
S7.检测到频谱环境未发生变化,基于更新后的信道选择概率向量进行信道选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加权干扰的智能分布式频谱动态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对应的双向潜在加权干扰之后,在所述获取无线终端节点检测并上报的干扰无线接入节点集之前还包括步骤:
S301.对信道选择概率向量进行初始化,等概率地选择所有可用信道;
S302.基于当前的信道选择概率向量进行信道选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加权干扰的智能分布式频谱动态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实际加权干扰更新信道选择概率向量后还包括步骤:
S601.检测到频谱环境发生变化,步骤返回到所述获取无线终端节点检测并上报的潜在干扰无线接入节点集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加权干扰的智能分布式频谱动态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无线终端节点检测并上报的潜在干扰无线接入节点集具体为:
所述无线终端节点检测所有信道上的无线接入网络,所有可识别的所述无线接入网络对应的所述无线接入节点的集合即为所述潜在干扰无线接入节点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加权干扰的智能分布式频谱动态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潜在加权干扰为两个无线接入节点工作于相同信道时,其中一个无线接入节点的无线接入网络信号干扰影响到另一个无线接入节点所属无线终端节点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加权干扰的智能分布式频谱动态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潜在加权干扰为两个无线接入节点工作于相同信道时,该两个无线接入节点之间的各自对对方的所述单向潜在加权干扰的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加权干扰的智能分布式频谱动态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无线终端节点检测并上报的干扰无线接入节点集具体为:
所述无线终端节点检测当前所接入的所述无线接入网络的某个工作信道上的其他所述无线接入网络,所有其他所述无线接入网络对应的所述无线接入节点的集合即为所述干扰无线接入节点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加权干扰的智能分布式频谱动态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双向潜在加权干扰和所述干扰无线接入节点集获取实际加权干扰的公式为:
若
若其中D为常数,满足
否则,
其中,rn(i)为编号为n的无线接入节点在第i个时隙结束时的实际加权干扰,κn,k=κk,n为编号为n和k的两个无线接入节点之间的双向潜在加权干扰,为第i个时隙结束时选择信道an(i)的编号为n的无线接入节点的干扰无线接入节点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加权干扰的智能分布式频谱动态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实际加权干扰更新信道选择概率向量的公式为:
其中0<b<1为更新步长,pn,a(i)为编号为n的无线接入节点在第i个时隙结束时选择信道a的概率;pn,a(i+1)为编号为n的无线接入节点在第i+1个时隙结束时选择信道a的概率;an(i)为编号为n的无线接入节点在第i个时隙结束时选择信道an(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20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